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孟郊》
《示孟郊》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古风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0)
注释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丛。
兰芝:兰花,比喻高洁之士。
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师,善弹琴。
喧:嘈杂,喧闹。
高深意:深奥的思想或情感。
钟期:钟子期,伯牙的朋友,以知音著称。
保静节:保持清静的节操。
薄俗:浅薄的习俗,指世俗风气。
翻译
蔓草丛生遮满原野,兰花独自扎根于荒僻之地。
众多声音多么繁杂,只有伯牙的琴声不显喧嚣。
他那时的深远意境,世间无人能真正理解。
钟子期一见面就了解了他,他的名声如山水般流传千古。
你应当保持宁静的节操,世俗的浮躁只如过眼云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写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则是借用古代音乐家伯牙和钟子的故事,表达诗人对于高深意境的追求,而不为世俗喧哗所扰。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是当时人们难以理解的。"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则是说诗人与伯牙有心灵上的相通,而这种感受不仅限于当下,更是历经千秋仍旧传颂。

最后两句"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的平和恬淡以及对待世俗纷扰态度的自我要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借古代故事的寓意,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至上的境界。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题桃花园

粲粲先春绮,盈盈媚晚妆。

回思少年日,骑马出河阳。

(0)

客京解嘲

承恩二十已馀年,薄命那知屡播迁。

曾向郡斋吟处眺,亦从邻客醉中眠。

书藏名岳翻婴网,赋就长门未卖钱。

裘马五陵同伴少,白头犹草子云玄。

(0)

九日书怀

卧病谢尘事,堂阴感迅商。

懒成中散慢,醒学次公狂。

菊向篱堪采,松依径久荒。

不知吹帽客,何处醉重阳。

(0)

泊丹阳

日暮丹阳郭,维舟旅思违。

蝉随江柳报,萤带野烟飞。

练水乘秋满,吴关入望微。

宁知垂翼鸟,犹畏弋人机。

(0)

春日偕程赵二子集霍宗伯园亭览所注周颂因赋二首·其一

第列凤城中,园开虎观东。

山光悬日近,潭水映云空。

绛帐承欢洽,清尊命赏同。

将因二三子,归咏舞雩风。

(0)

闻山东得雨

祈年念寰宇,岂独廑山左。

山左实灾馀,饥溺益切我。

去岁已两熟,民情幸稍可。

必得绥屡丰,元气乃大妥。

封章传喜音,稠叠天恩荷。

雪足雨复沾,麦佳禾将播。

忆我前巡狩,悯彼遭坎坷。

每念鸠鹄形,为之中夜坐。

粟帑匪所惜,旬宣不教惰。

亦惟尽此心,更赖天悔祸。

三时苟无愆,二釜庶免饿。

劳徕咨勉旃,休息政犹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