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双湖明月晖,候虫亦解唱无归。
孟公有例呼投辖,道韫遥知恨倚扉。
息壤竟辜鸡黍约,空庭渐怯芰荷衣。
明朝准拟师高季,括颈留君悕不悕。
如此双湖明月晖,候虫亦解唱无归。
孟公有例呼投辖,道韫遥知恨倚扉。
息壤竟辜鸡黍约,空庭渐怯芰荷衣。
明朝准拟师高季,括颈留君悕不悕。
此诗描绘了夜晚双湖明月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首句“如此双湖明月晖”直接点出景致之美,月光洒在双湖之上,映照出一片明亮的光辉。接下来,“候虫亦解唱无归”,候鸟仿佛也懂得在月夜中歌唱,表达着对归家的渴望,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孟公有例呼投辖,道韫遥知恨倚扉”两句运用典故,孟公的故事表达了主人热情待客的情怀,而谢道韫的形象则暗示了女子对离别或等待的无奈与思念。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息壤竟辜鸡黍约,空庭渐怯芰荷衣”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息壤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土,此处用来比喻美好的约定被辜负,空荡荡的庭院中,连芰荷衣都显得有些胆怯,似乎在诉说着主人内心的失落与遗憾。
最后,“明朝准拟师高季,括颈留君悕不悕”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聚的期待与不安。诗人希望在明天能够像高季一样,邀请朋友留下,但心中又充满了不确定,既期待又担心对方是否会如约而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等待与分别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