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筠管,占吟坛本是,诗仙诗佛。
何意缝云裁月手,又入玉田之室。
绮语花间,清吟月下,手自弹瑶瑟。
风流顽艳,肯输黄九秦七。
余亦把酒临风,铜琶铁板,间弄苏辛笔。
短令长谣随意写,未合昔贤词律。
吴下逢君,阳春一曲,雅韵真难匹。
蕴兰吟馆,可容来倚长笛。
一枝筠管,占吟坛本是,诗仙诗佛。
何意缝云裁月手,又入玉田之室。
绮语花间,清吟月下,手自弹瑶瑟。
风流顽艳,肯输黄九秦七。
余亦把酒临风,铜琶铁板,间弄苏辛笔。
短令长谣随意写,未合昔贤词律。
吴下逢君,阳春一曲,雅韵真难匹。
蕴兰吟馆,可容来倚长笛。
此诗以“念奴娇”为词牌,题为“题恩竹樵方伯蕴兰吟馆诗馀”,作者为清代文人俞樾。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是晚清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
诗中以“一枝筠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创作工具——竹管,暗示其作为诗仙诗佛的身份。接下来,“占吟坛本是”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与深厚功底。转折处,“何意缝云裁月手,又入玉田之室”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比作能缝云裁月的巧手,又进入玉田之室,寓意其才华横溢,不仅在人间,甚至在天界也享有盛名。
“绮语花间,清吟月下,手自弹瑶瑟”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花间月下自由吟唱、弹奏瑶瑟的情景,展现了其艺术修养与生活情趣的高雅。而“风流顽艳,肯输黄九秦七”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的风流才情,不亚于历史上著名的诗人黄庭坚和秦观。
后半部分,“余亦把酒临风,铜琶铁板,间弄苏辛笔”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弹奏铜琶铁板,并偶尔模仿苏轼和辛弃疾的风格创作,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广泛的创作兴趣。最后,“短令长谣随意写,未合昔贤词律”表明诗人创作时随性而发,不拘泥于传统词律,展现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吴下逢君,阳春一曲,雅韵真难匹”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江南相遇,共赏阳春之曲,其高雅的音乐品味难以被他人所超越。“蕴兰吟馆,可容来倚长笛”则以“蕴兰吟馆”为背景,邀请友人前来,共同享受音乐与诗歌带来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艺术生活,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高雅的情趣以及与友人共享艺术之乐的美好场景,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作品。
幽兰閟芳馨,白璧怀坚贞。
端居不踰阈,奕奕当世名。
剡荐驰云陛,鹤书贲柴荆。
直道昔忤时,今为士所荣。
始感白日照,亲见黄河清。
恭翼承皇命,慷慨发脩程。
骢车列城避,鸟道千峰行。
水邮经楚甸,海峤浮昆明。
饮冰徇苦节,击隼蜚英声。
挥手自兹别,许身良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