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梅花擅早春,冰为肌骨雪为神。
江南何处看尤好,锦帐牙旗伴玉人。
第一梅花擅早春,冰为肌骨雪为神。
江南何处看尤好,锦帐牙旗伴玉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梅寄襄城李公》。诗中以梅花作为主要描绘对象,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梅花在早春时节的独特魅力。
首句“第一梅花擅早春”,直接点明了梅花在春天中的独特地位,它在万物复苏之前便已绽放,独占鳌头。接下来,“冰为肌骨雪为神”一句,运用了比喻,将梅花比作冰雪,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清冷高洁的气质,如同冰肌雪骨一般纯净无瑕,又如冰雪般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
第三句“江南何处看尤好”,转而描述欣赏梅花的最佳地点——江南。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适宜梅花生长的气候条件,使得江南成为观赏梅花的绝佳之地。最后一句“锦帐牙旗伴玉人”,进一步渲染了江南赏梅的情境。锦帐和牙旗象征着富贵与尊贵,玉人则代表了赏花之人或被赞誉的对象,整个画面充满了奢华与雅致,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通过对比江南的美景与梅花的品质,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与赞美。
扶头雾雨催春尽。十日旧游花尚嫩。
东风一夜损芳菲,满地落红深几寸。
风前弱絮吹成阵。栏外绿阴经雨润。
回头一笑嘱花王,来岁花开仍过问。
高堂有寿母,黄发映儿齿。
天方畀修龄,康宁燕多祉。
怡然人子心,何物堪伦比。
和气为愉色,皆自深爱始。
郁穆涵春风,融怡妙天理。
此是谓至乐,乐则焉可已。
再拜为献言,忠养极娱侍。
随时换轻煖,每侍进修瀡。
初非假外内,至乐皆在此。
况能以志养,先意而承旨。
蚶鲊故自珍,欢不如菽水。
有时平反归,儿喜亲亦喜。
吾以名吾堂,致乐义最美。
试看纪孝行,昔曾今日史。
会有邦人士,升堂奉醇醴。
俾尔登期颐,俾尔宜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