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史彦明致乐堂》
《史彦明致乐堂》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古风

高堂有寿母,黄发映儿齿。

天方畀修龄,康宁燕多祉。

怡然人子心,何物堪伦比。

和气为愉色,皆自深爱始。

郁穆涵春风,融怡妙天理。

此是谓至乐,乐则焉可已。

再拜为献言,忠养极娱侍。

随时换轻煖,每侍进修瀡。

初非假外内,至乐皆在此。

况能以志养,先意而承旨。

蚶鲊故自珍,欢不如菽水。

有时平反归,儿喜亲亦喜。

吾以名吾堂,致乐义最美。

试看纪孝行,昔曾今日史。

会有邦人士,升堂奉醇醴。

俾尔登期颐,俾尔宜孙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画面,通过描述对长寿母亲的敬爱与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孝道精神。诗人牟巘以“致乐堂”为题,赞美了家庭中传递的快乐与和谐,以及通过孝顺与关爱所获得的至高之乐。

诗中首先提到高堂上的寿母,黄发映照着儿孙的牙齿,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延续。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母亲长寿的祝福,希望她能够享受安康与幸福。通过“怡然人子心”,诗人强调了子女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这种情感源自于内心深处的爱。

进一步地,诗人描绘了家庭中的和气与融洽,比喻为春风般的温暖,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相互理解与支持的天理。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层面的滋养,即“至乐皆在此”。诗人还提到了通过内心的意愿与行动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与孝顺,如适时更换衣物以适应季节变化,以及在长辈需要时提供帮助。

最后,诗人以史彦明致乐堂为例,强调了孝行的重要性,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并实践这种美德。他设想了将来有人在致乐堂举行宴会,庆祝长辈的百岁寿辰,同时祝愿他们能够子孙满堂,共享天伦之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家庭美德的颂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和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读元人诗选选中虞诗居多

适来文物百馀年,总萃才华共一编。

瀚海风高鲲独运,朝阳日暖凤孤骞。

九州宝鼎千钧重,一串骊珠百颗圆。

珍重囊箱莫遗放,他年须待注家传。

(0)

南行赴合浦别临颍知县朱士容

南来六月别京畿,邑宰贤明更可依。

仕路白头如我少,世途青眼似公稀。

蛮江波浪何时到,岭海风烟甚日归。

来岁中秋明月底,与谁把酒共清晖。

(0)

过黎城县

晓过黎城县,川原似画成。

鸡栖连树着,牛铎上山鸣。

小酌茅柴酒,新尝荞麦羹。

周文犹用武,圣代不烦兵。

(0)

云松陆宅之先生以别时容易见时难为起句赋律诗一首送俞原肃之武功予亦续貂

别时容易见时难,到手深杯莫放閒。

昔似延平飞剑去,今如合浦得珠还。

新愁不脱诗中意,旧泪犹存竹上斑。

何事匆匆又分手,征鞍无计可相攀。

(0)

癸酉岁旦

献岁先来问有谁,卧听风雨起偏迟。

去年举案人犹在,今日沾衣我独悲。

禹锡魂消伤往赋,安仁情见悼亡诗。

半生落魄如閒过,头白艰难值此时。

(0)

潼关留别梦得孟云子厚希曾诸君子

客里衣冠喜合并,留连三日荷深情。

华阴县里追游好,江月亭前发兴清。

碑记延熹充嗜古,杖分灵寿得扶倾。

匆匆又上关东道,萍聚蓬飘叹此生。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