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门望京处,楼上启重闉。
水北通西域,桥东路入秦。
黄沙吐双径,白草生三春。
不见中华使,翩翩起虏尘。
郭门望京处,楼上启重闉。
水北通西域,桥东路入秦。
黄沙吐双径,白草生三春。
不见中华使,翩翩起虏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郭门望京处,楼上启重闉"写出了诗人站在城楼之上,眺望着遥远的京城方向,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水北通西域,桥东路入秦"则勾勒出了一幅广阔的地理画卷,展示了诗人所处边塞与内地相连的交通网络。
"黄沙吐双径,白草生三春"中的景象转换为自然界,黄色的沙尘在风中飞扬,形成两条道路,而白色的野草则似乎在三个春天里不断生长,这些意象既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也暗示了一种生命力与时间流逝的对比。
"不见中华使,翩翩起虏尘"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之情。因为没有看到来自中原地区的使者,所以心中的愁绪如同细小的尘埃在空中飞扬,显现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写,传达了边塞游子对于故乡、对于中央王朝的眷恋与牵挂。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是唐代边塞诗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佳作。
太上能忘情,彭殇本同视。
乃至骨肉间,偏难悟斯理。
况因门祚计,不独怜少子。
今岁丧二雏,硕果仅存尔。
与儿复别离,萍踪时转徙。
闻汝初得疾,但云下痢耳。
匝月陨其生,呜呼竟以此。
昙花悲一现,岁月去如驶。
吁嗟四龄事,追悼情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