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公车待诏老诙谐,几年索米长安街。
君不见杜陵白头在同谷,夜提长镵掘黄独。
文人古来例寒饿,安得野蚕成茧天雨粟。
王家圭田登几斛,于家买桂炊白玉。
君不见公车待诏老诙谐,几年索米长安街。
君不见杜陵白头在同谷,夜提长镵掘黄独。
文人古来例寒饿,安得野蚕成茧天雨粟。
王家圭田登几斛,于家买桂炊白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戏和于寺丞乞王醇老米》。诗中,诗人以诙谐的口吻描绘了一位老者等待朝廷征召的困顿生活,他在长安街头多年求取米粮,形象生动。接着,诗人提及杜陵(汉宣帝陵)附近的白头老人,在贫困中挖掘草根度日,暗示文人的艰辛处境。诗人感慨文人自古以来就常受饥饿之苦,期待着像野蚕结茧、天降粮食那样的奇迹发生。
然而,现实中王家的田地虽然丰收,但于家却只能买不起桂实,炊煮粗食。通过对比,诗人揭示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独特,此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