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和于寺丞乞王醇老米》
《戏和于寺丞乞王醇老米》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公车待诏老诙谐,几年索米长安街。

君不见杜陵白头在同谷,夜提长镵掘黄独。

文人古来例寒饿,安得野蚕成茧天雨粟。

王家圭田登几斛,于家买桂炊白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wángchúnlǎo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jūnjiàngōngchēdàizhàolǎohuīxiéniánsuǒchángānjiē

jūnjiànshèlíngbáitóuzàitóngchángchánjuéhuáng

wénrénláihán饿èāncánchéngjiǎntiān

wángjiāguītiándēngjiāmǎiguìchuībái

翻译
你没看见那些等待朝廷征召的老者,满口诙谐却在长安街头乞讨度日。
你可曾见过杜陵那位白发苍苍的人,在同谷之地,夜晚拿着长锄挖掘黄独这样的草药。
自古以来文人常受饥饿之苦,怎能期待像天上落下野蚕吐丝结茧、天降粮食这样的奇迹。
王家的田地丰收了,能收获几十斛稻谷,而于家却只能买桂枝煮食白米饭以充饥。
注释
公车:古代官府用车迎接应召的人。
待诏:等待皇帝的诏令,指被征召等待任命。
诙谐:言语风趣,此处形容老者的幽默。
索米:乞讨食物,这里指求米。
杜陵:地名,位于长安附近,与杜甫有关。
长镵:长柄锄头。
黄独:一种草药。
文人:指读书人。
寒饿:寒冷和饥饿。
野蚕:野生的蚕。
天雨粟:比喻天降粮食。
圭田:贵族或官员的田地。
斛: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桂:桂枝,可入药或调味。
白玉:形容米洁白如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戏和于寺丞乞王醇老米》。诗中,诗人以诙谐的口吻描绘了一位老者等待朝廷征召的困顿生活,他在长安街头多年求取米粮,形象生动。接着,诗人提及杜陵(汉宣帝陵)附近的白头老人,在贫困中挖掘草根度日,暗示文人的艰辛处境。诗人感慨文人自古以来就常受饥饿之苦,期待着像野蚕结茧、天降粮食那样的奇迹发生。

然而,现实中王家的田地虽然丰收,但于家却只能买不起桂实,炊煮粗食。通过对比,诗人揭示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独特,此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王右司家池阁

寒日照竹色,老槐摇池光。

凭栏俯虚檐,忽此陶一觞。

主人与客笑,万事俱茫茫。

回首十年梦,吹霜晚云黄。

(0)

急雨

淫淫夏暑雨,小民惟曰怨。

连朝浸田塍,一夜倒河堰。

寻常已食麦,积久况少饭。

钱币易低昂,亦合利商贩。

(0)

中夜危坐雨声清甚

倦卧一榻上,展转不能寐。

更听蟋蟀吟,时时风雨至。

披衣起趺坐,数息存妙寄。

其生何用观,夜气吾已志。

(0)

晚晴

两年元日阴,今年元日晴。

微霜起清寒,人物多欢声。

行都占江海,鱼盐易经营。

何时复三京,万世开太平。

(0)

春分前一日·其二

青青叶中兰,庭幽有馀芳。

新葩明轻茎,知我春昼长。

安得滋九畹,命骚与争光。

风泛不须纫,深林宜永藏。

(0)

春晚

馀霭净麦岐,流晖转兰皋。

燕垒落梁尘,渔舠激埼涛。

芳斟竞飞斝,绮思归摇毫。

良燕气清和,物色如春韶。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