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还丹数,玄门各自深。
真空光似日,解脱本由心。
迷惑终无应,精修重古今。
循环岂暂息,七宝聚高岑。
百法还丹数,玄门各自深。
真空光似日,解脱本由心。
迷惑终无应,精修重古今。
循环岂暂息,七宝聚高岑。
这首诗是宋代赵炅的《逍遥咏》(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道家修炼内丹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理论和实践的深刻理解。
“百法还丹数”一句,说明修炼之法虽多,但最终目的还是要归于还丹,即将精气神聚集成丹。这里的“数”字含有计算、考量之意,显示了诗人对修炼过程中细致入微的关注。
“玄门各自深”则指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且深不可测的玄妙之门,这也体现了道家强调个人修养与内在体验的思想。
“真空光似日,解脱本由心”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心灵的清明与太阳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修炼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即心境澄明、超脱尘世。这里,“真空”指的是道家理想中的纯净无为之境。
“迷惑终无应,精修重古今”则是说那些被迷惑的人永远得不到解答,只有通过精进的修炼,才能达到古往今来的智者所达到的层次。这两句强调了修炼对于超脱世俗迷雾的重要性。
“循环岂暂息,七宝聚高岑”则是描述修炼过程中内丹的不断循环生化,不断积累,直至达到极致,形成如同七宝般珍贵的精神之物。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道家内丹修炼法门中的某些具体实践的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追求超脱与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