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
《梅》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溪桥一树玉精神,香色中间集大成。

疏影逼真前处士,群花推重老先生。

春回陇首人千里,月到窗前梦五更。

甚欲折来还不忍,岁寒留取看峥嵘。

(0)
翻译
溪边的小桥旁有一棵玉树,显得格外精神,它的香气和色彩仿佛集天地精华于一身。
稀疏的树影酷似前代隐士的风骨,众多花朵都推崇它为老前辈。
春天回到陇首,人们相隔千里,但月光洒在窗前,梦境中仿佛又回到了五更时分。
我非常想折下它,却又舍不得,就让它在寒冬中留存,以欣赏它傲然的姿态。
注释
玉精神:形容树木姿态优美,如玉般清雅有神采。
香色中间集大成:指这棵树的香气和颜色都非常出众,仿佛汇集了所有美好的特质。
疏影逼真:稀疏的树影如同真实的隐士形象。
群花推重:其他花朵都尊敬并推崇这棵树。
岁寒留取看峥嵘:寒冬时节,留下它以欣赏其坚韧不屈的风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溪桥风景图。开头两句“溪桥一树玉精神,香色中间集大成”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其中“玉精神”指的是梅花,它不仅形容其洁白如玉,而且也传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精神状态。这里的“香色”是对梅花独特香气和美丽颜色的描写,而“中间集大成”则表明这棵梅树正值盛开,显示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完美。

接下来的两句“疏影逼真前处士,群花推重老先生”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这里的“疏影”指的是梅树在阳光下的稀疏影子,而“逼真”则形容这种自然景象几乎与画作一样生动传神。“前处士”可能是诗人自喻,暗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而“群花推重老先生”则是说其他花卉虽然五彩缤纷,但在梅花面前却黯然失色,只有梅花能与这位“老先生”相提并论,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中间两句“春回陇首人千里,月到窗前梦五更”描绘了一种春归大地、夜深人静的景象。这里的“春回陇首”形容春天的气息已经达到边塞之地,而“人千里”则可能是对远方游子思念家乡的一种抒情。“月到窗前梦五更”则是说在夜深时分,明亮的月光照进房间,让人不禁陷入甜美的春日梦境。

末尾两句“甚欲折来还不忍,岁寒留取看峥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与留恋。这里的“甚欲折来还不忍”说明诗人虽然很想把这棵美丽的梅树带走,但又不忍心破坏这种自然之美。而“岁寒留取看峥嵘”则是说即使在严寒的季节,梅花仍旧保持着自己的风骨,让人驻足观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及其生长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安肃道中

檐声三夜滴床头,海日三朝照衣领。

风清每快行人意,泥滑仍为车辙梗。

南行常绕西山麓,青铜新沐烟鬟影。

出岫湿云行自媚,蔽野绿阴寒且静。

高禾连垄出芒槊,行潦逾道跳蛙黾。

更有水田白鹭飞,便如长夏江南境。

少年燕赵苦行役,十七年閒一俄顷。

故人黄土宁复见,古道荒烟聊自省。

竹舆梦断一萧疏,高木嘶蝉挂残影。

(0)

寄邹谦之祭酒

曾览先朝籍,君家名与通。

著书称马走,问道得鸿蒙。

岁月别来久,云山归去同。

幽居应不远,负郭即墙东。

(0)

朕读皇祖御制清文鉴知我国初旧俗有取鹿尾氄毛缘袖以代金线者盖彼时居关外金线殊艰致也去秋塞外较猎偶忆此事告之先皇后皇后即制此燧囊以献今览其物曷胜悼怆因成长句以志遗徽

练裙缯服曾闻古,土壁葛灯莫忘前。

共我同心思示俭,即兹知要允称贤。

钩绦尚忆椒闱献,缜致空馀綵线连。

何事顿悲成旧物,音尘满眼泪潸然。

(0)

渡滦河

清跸转辰斿,霜华画䍐浮。

初冬回帝里,千古此滦州。

揽景目难给,题诗兴辄留。

偏凉汀畔水,待我再凭流。

(0)

襄阳怀古

衰柳斜阳古大堤,秋风禾黍习家池。

小儿不唱拦街曲,过客犹寻堕泪碑。

左传注成元凯癖,唐音刻尽浩然诗。

兴亡多少伤心事,惟有襄山汉水知。

(0)

立春

萧条书剑客边身,望望归期过立春。

官柳渐黄梅已白,东风应笑未归人。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