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一树玉精神,香色中间集大成。
疏影逼真前处士,群花推重老先生。
春回陇首人千里,月到窗前梦五更。
甚欲折来还不忍,岁寒留取看峥嵘。
溪桥一树玉精神,香色中间集大成。
疏影逼真前处士,群花推重老先生。
春回陇首人千里,月到窗前梦五更。
甚欲折来还不忍,岁寒留取看峥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溪桥风景图。开头两句“溪桥一树玉精神,香色中间集大成”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其中“玉精神”指的是梅花,它不仅形容其洁白如玉,而且也传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精神状态。这里的“香色”是对梅花独特香气和美丽颜色的描写,而“中间集大成”则表明这棵梅树正值盛开,显示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完美。
接下来的两句“疏影逼真前处士,群花推重老先生”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这里的“疏影”指的是梅树在阳光下的稀疏影子,而“逼真”则形容这种自然景象几乎与画作一样生动传神。“前处士”可能是诗人自喻,暗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而“群花推重老先生”则是说其他花卉虽然五彩缤纷,但在梅花面前却黯然失色,只有梅花能与这位“老先生”相提并论,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中间两句“春回陇首人千里,月到窗前梦五更”描绘了一种春归大地、夜深人静的景象。这里的“春回陇首”形容春天的气息已经达到边塞之地,而“人千里”则可能是对远方游子思念家乡的一种抒情。“月到窗前梦五更”则是说在夜深时分,明亮的月光照进房间,让人不禁陷入甜美的春日梦境。
末尾两句“甚欲折来还不忍,岁寒留取看峥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与留恋。这里的“甚欲折来还不忍”说明诗人虽然很想把这棵美丽的梅树带走,但又不忍心破坏这种自然之美。而“岁寒留取看峥嵘”则是说即使在严寒的季节,梅花仍旧保持着自己的风骨,让人驻足观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及其生长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檐声三夜滴床头,海日三朝照衣领。
风清每快行人意,泥滑仍为车辙梗。
南行常绕西山麓,青铜新沐烟鬟影。
出岫湿云行自媚,蔽野绿阴寒且静。
高禾连垄出芒槊,行潦逾道跳蛙黾。
更有水田白鹭飞,便如长夏江南境。
少年燕赵苦行役,十七年閒一俄顷。
故人黄土宁复见,古道荒烟聊自省。
竹舆梦断一萧疏,高木嘶蝉挂残影。
练裙缯服曾闻古,土壁葛灯莫忘前。
共我同心思示俭,即兹知要允称贤。
钩绦尚忆椒闱献,缜致空馀綵线连。
何事顿悲成旧物,音尘满眼泪潸然。
衰柳斜阳古大堤,秋风禾黍习家池。
小儿不唱拦街曲,过客犹寻堕泪碑。
左传注成元凯癖,唐音刻尽浩然诗。
兴亡多少伤心事,惟有襄山汉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