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残月转西楼,醉听琴声别鹤愁。
宦迹更堪燕市别,才名不负兔园游。
中原赤子心仍切,北塞黄云战未休。
华发应嗟勋业晚,行看击楫大河流。
春宵残月转西楼,醉听琴声别鹤愁。
宦迹更堪燕市别,才名不负兔园游。
中原赤子心仍切,北塞黄云战未休。
华发应嗟勋业晚,行看击楫大河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宴席上的离别场景,情感深沉而复杂。首联“春宵残月转西楼,醉听琴声别鹤愁”以残月映衬春夜的寂寥,琴声与别鹤的哀鸣交织,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愁绪。颔联“宦迹更堪燕市别,才名不负兔园游”则表达了对友人宦海生涯的关切和对其才华的肯定,兔园游可能暗指文人雅集,进一步强调了才情与志趣的契合。
颈联“中原赤子心仍切,北塞黄云战未休”转向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赤子之心表达对故土的深情,北塞黄云象征边疆的战事不断,展现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尾联“华发应嗟勋业晚,行看击楫大河流”则流露出对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同时“击楫大河流”典出祖逖北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感遗憾但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和期待。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家国之忧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追求。
一缕云纤,三篙水浅,月向花梢斜挂。
开了牵牛,正新秋良夜。
问乌鹊,记否、填桥岁岁辛苦,却为双星催驾。
织就机丝,抵得相思词帕。度金针、女伴联吟社。
但偷乞、巧思谁多寡。此际银汉苕苕,只玉绳低亚。
便今宵、别绪从头话。知多少、暗泪临风洒。
料应省、天上人间,总离愁难写。
满目河山,问何处,悲歌激烈。
望平原,空思丰沛,当年豪杰。
关塞已非刘氏土,沙场犹照秦时月。
正闲云,如马过山来,长空灭。持杯酒,心争热。
埋尺土,眦还裂。笑人生一例,如斯了结。
事后纵翻成败案,生前毕竟悲欢别。
最不平,终古大河流,声凄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