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别匡庐去,名山不再逢。
图看白鹿洞,诗咏紫霄峰。
泉石难名状,烟云几许重。
巾车君傥命,襆被我斯从。
自别匡庐去,名山不再逢。
图看白鹿洞,诗咏紫霄峰。
泉石难名状,烟云几许重。
巾车君傥命,襆被我斯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寄给友人赵南纪的第二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开匡庐后对名山胜景的怀念以及对与友人共游的期待。首联“自别匡庐去,名山不再逢”直接抒发了离别匡庐后的感慨,暗示了匡庐山水的独特魅力和与友人共游的珍贵记忆。
颔联“图看白鹿洞,诗咏紫霄峰”通过描绘白鹿洞和紫霄峰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白鹿洞寓含隐逸之趣,紫霄峰则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颈联“泉石难名状,烟云几许重”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岩石和缭绕的云雾,运用形象的语言难以完全形容其壮丽,表达了诗人对匡庐山水的细致观察和深深留恋。
尾联“巾车君傥命,襆被我斯从”以期待的口吻邀请赵南纪一同再次游历,表达了诗人对相聚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名山景色的描绘和对相聚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情。
江流日奔腾,声过如万弩。
偪仄惊入峡,程途此艰阻。
林篁交蔽黑,不复辨子午。
高崖坐群猿,垂臂引客语。
稍出向灵山,微阳翳初吐。
人家嵌石壁,如蛎未可数。
沿塘种木绵,插棘防猛虎。
月起听蛮歌,谁知我心苦。
山寒澹成烟,溪午游气重。
杳杳苍翠间,樵苏殊未逢。
岩栖缅微尚,寄此泉石踪。
我昔往从之,三载巢云松。
忧乐趋岂殊,出处理亦同。
谢彼招隐人,却爱青芙蓉。
桂树山之幽,童童开春冬。
苍然溪谷深,暝色来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