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壁立水安流,风俗敦庞爱润州。
比户诗书研午夜,万家机杼织新秋。
烟花不染维扬习,金粉终为白下羞。
此去清河三百里,岁民无恙有传邮。
群山壁立水安流,风俗敦庞爱润州。
比户诗书研午夜,万家机杼织新秋。
烟花不染维扬习,金粉终为白下羞。
此去清河三百里,岁民无恙有传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赴任淮海时,对镇江地区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淳朴民风的感慨。首句“群山壁立水安流”展现了镇江地理环境的壮丽与宁静,山水相依,生活有序。次句“风俗敦庞爱润州”赞美了当地人民的淳厚风俗,热爱和平。
“比户诗书研午夜”写出了镇江人家家户户研读诗书,深夜犹不息的勤奋好学之风,显示出这里的文教之盛。而“万家机杼织新秋”则形象地描绘了百姓们在秋季勤劳纺织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劳。
“烟花不染维扬习”中的“烟花”代指繁华,此处指镇江的繁华并未影响其淳朴的传统习俗,“维扬习”即扬州的习俗,诗人以扬州的繁华为对照,强调润州(镇江)的独特魅力。“金粉终为白下羞”进一步表达了对润州文化的自豪,认为润州的文化底蕴远胜过繁华的都市。
最后两句“此去清河三百里,岁民无恙有传邮”表达了诗人对赴任之地清河的期待,希望当地百姓能继续保持安宁,信息传递顺畅,人民生活安康。
整体来看,黎世序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镇江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展现出诗人对地方治理的关切和对文化的尊重。
弱冠事先帝,服勤三十年。
云南暨琼崖,足迹履十千。
先帝升仙去,放逐归园田。
圣帝旋旧都,皦日明中天。
诏书例徵召,小大无弃捐。
君以去岁暮,入朝觐天颜。
须鬓纷已皤,心志强且坚。
皇衷悯衰迈,不以职事牵。
内官颁书籍,礼曹供赏筵。
敕文谕恩意,仍服裳与冠。
俾归荣乡里,优游养馀閒。
劝民使为善,备载敕谕间。
我以谫薄才,承乏左挍垣。
送行不敢远,执爵三四传。
料君到家时,桃李争春妍。
有子克嗣宗,瑜珥色娟娟。
豚犬能相亲,教以孝悌先。
乡邻及姻戚,来往相摩肩。
种秫酒酿醇,举罾鳞获鲜。
高歌酌至夕,酌罢醉即眠。
起来眺门外,青山横素烟。
儒生索书字,释子坐话禅。
双凫度西上,渔篴回东边。
万事无一忧,梦寐亦陶然。
悠哉复悠哉,其乐不可言。
《送罗君仲矩致仕还乡》【明·梁兰】弱冠事先帝,服勤三十年。云南暨琼崖,足迹履十千。先帝升仙去,放逐归园田。圣帝旋旧都,皦日明中天。诏书例徵召,小大无弃捐。君以去岁暮,入朝觐天颜。须鬓纷已皤,心志强且坚。皇衷悯衰迈,不以职事牵。内官颁书籍,礼曹供赏筵。敕文谕恩意,仍服裳与冠。俾归荣乡里,优游养馀閒。劝民使为善,备载敕谕间。我以谫薄才,承乏左挍垣。送行不敢远,执爵三四传。料君到家时,桃李争春妍。有子克嗣宗,瑜珥色娟娟。豚犬能相亲,教以孝悌先。乡邻及姻戚,来往相摩肩。种秫酒酿醇,举罾鳞获鲜。高歌酌至夕,酌罢醉即眠。起来眺门外,青山横素烟。儒生索书字,释子坐话禅。双凫度西上,渔篴回东边。万事无一忧,梦寐亦陶然。悠哉复悠哉,其乐不可言。
https://shici.929r.com/shici/qcFr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