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日奔腾,声过如万弩。
偪仄惊入峡,程途此艰阻。
林篁交蔽黑,不复辨子午。
高崖坐群猿,垂臂引客语。
稍出向灵山,微阳翳初吐。
人家嵌石壁,如蛎未可数。
沿塘种木绵,插棘防猛虎。
月起听蛮歌,谁知我心苦。
江流日奔腾,声过如万弩。
偪仄惊入峡,程途此艰阻。
林篁交蔽黑,不复辨子午。
高崖坐群猿,垂臂引客语。
稍出向灵山,微阳翳初吐。
人家嵌石壁,如蛎未可数。
沿塘种木绵,插棘防猛虎。
月起听蛮歌,谁知我心苦。
这首清代杨伦的《羚羊峡》描绘了江水奔腾、峡谷险峻的景象。诗人通过"江流日奔腾,声过如万弩"展现出江水汹涌澎湃的声音,如同万箭齐发,生动描绘了水流的力度和速度。"偪仄惊入峡,程途此艰阻"进一步强调了行船在狭窄峡湾中的艰难与惊险。
诗人细致地刻画了环境,"林篁交蔽黑,不复辨子午",茂密的树林使得方向难辨,增添了神秘感。"高崖坐群猿,垂臂引客语"则以奇特的意象,写群猿在高崖上与人交流,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画面。
随着行程的推进,"稍出向灵山,微阳翳初吐",光线逐渐明亮,诗人来到了灵山,看到人家点缀在石壁间,像蛎壳般密集。"沿塘种木绵,插棘防猛虎"则反映出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和对安全的考虑。
最后,诗人以"月起听蛮歌,谁知我心苦"收尾,表达了在异乡听到蛮歌时的孤独与内心深处的苦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旅途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羚羊峡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我闻昔有海上翁,须眉皎白尘土中。
葫芦盛药行如风,病者与药皆惺憁。
药王药上亲兄弟,救人急于己诸体。
玉毫调御偏赞扬,金轮释梵咸归礼。
贤守运心亦相似,不吝亲亲拘子子。
曾闻古德有深言,由来大士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