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冬,日日黄埃飞朔风。
葱岭雪深埋古道,河岸冰厚与天通。
可汗牙帐青海东,壮士卷甲趋奇功。
公孙卿材名将种,横槊赋诗海涛涌。
作吏宜思故家勇,早取灵盐隶秦陇。
边城冬,日日黄埃飞朔风。
葱岭雪深埋古道,河岸冰厚与天通。
可汗牙帐青海东,壮士卷甲趋奇功。
公孙卿材名将种,横槊赋诗海涛涌。
作吏宜思故家勇,早取灵盐隶秦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边塞冬景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环境和边塞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严寒与孤独,以及边防将士们的英勇与坚守。诗人运用了“黄埃飞朔风”、“葱岭雪深埋古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了边塞地区自然环境的严酷。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可汗牙帐青海东”,这里的“可汗”指的是辽国或其他北方民族,而“青海东”则是地理位置的描述。紧接着,“壮士卷甲趋奇功”表现了边塞将士们英勇作战、追求功勋的心态。
“公孙卿材名将种,横槊赋诗海涛涌”中的“公孙卿材”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著名将领,而“横槊赋诗海涛涌”则展示了将士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文学素养也相当高,能够在边塞的环境中仍旧保持文化生活。
最后,“作吏宜思故家勇,早取灵盐隶秦陇”表达了诗人希望成为一名官吏,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努力,同时“早取灵盐隶秦陇”可能是在提醒自己要继承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以此激励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立体感的边疆世界,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于将士们英勇气概和文化素养的赞美之情。
仙伯当年亭植梅,当今天子题品来。
梅花是我丈人行,见梅不赋梅应咍。
王君结庐在梅境,日与梅兄相追陪。
吟诗些起逋仙魂,索笑醉衔工部杯。
吾闻梅乃万木母,桃为奴婢李舆台。
一阳生子万物始,梅花独先群卉开。
一阴生午万物成,梅实独先群蘤胎。
华实先天天不违,梅之时义大矣哉。
纷纷馀子不知本,祗说百花头上魁。
此语闻之梅亭翁,录以赠君君勿推。
散员绳检宽,暇日得放纵。
天明风发屋,飞盖怯掀弄。
朋簪诺已宿,驾言盍不勇。
幽禅远城郭,伉壮塔庙涌。
华鲸三击罢,僧众肃如拱。
香粳撩鼻观,馋沫出流湩。
三生石上歌,浩劫几丘冢。
失脚今悔深,弹指昔缘重。
联裾玉连环,谈端豁烦壅。
草木自臭味,雨露元一垄。
摩挲老瓦盆,此酌宜数共。
已无系日绳,但有思家梦。
西风振槁如发蒙,危亭创见心眼工。
融成水月一合相,有似猛火烹铅铜。
是时素节属重九,唤客一醉萸菊同。
夜深跳鱼乱珂璧,起舞大叫骑鲸公。
令君心澜了不起,摩尼返照万事通。
拄颐但觉朝气爽,绕腰未羡黄金重。
高情偶与幽赏会,妙语倒泻琼瑰胸。
谁将玉笛吹晓月,透袂冰浓禁不彻。
归来梦想通明观,一片湖光眼中见。
斲月如冰轮,不知几玉斧。
寒光十万里,馀影到牖户。
我病欲强出,瘦骨怯风露。
技痒时不禁,窗隙窥皓素。
年年到中秋,此夕日夜数。
酒熟客不至,景胜人或负。
燕鸿初何心,亦作不相遇。
拊几但悲啸,看剑欲狂舞。
幽虫不相干,空阶自言语。
耕夫自立苗且耘,饟妇相敬礼如宾。
画工貌出态閒暇,不是如今愚野人。
古之农者盖如此,馌彼公田同妇子。
山林自信有真乐,隐逸传中无姓字。
吾不能走马章台街,画眉狼籍贻讥谐。
又不能卖酒临邛市,奔妻万古不灭耻。
遗风后世岂无存,半在东阡烟雨村。
不见杵臼梁家妇,犹能亲举案前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