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钱大虚清映亭韵》
《和钱大虚清映亭韵》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古风

西风振槁如发蒙,危亭创见心眼工。

融成水月一合相,有似猛火烹铅铜。

是时素节属重九,唤客一醉萸菊同。

夜深跳鱼乱珂璧,起舞大叫骑鲸公。

令君心澜了不起,摩尼返照万事通。

拄颐但觉朝气爽,绕腰未羡黄金重。

高情偶与幽赏会,妙语倒泻琼瑰胸。

谁将玉笛吹晓月,透袂冰浓禁不彻。

归来梦想通明观,一片湖光眼中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qīngyìngtíngyùn
sòng / liúqiān

西fēngzhèngǎoméngwēitíngchuàngjiànxīnyǎngōng

róngchéngshuǐyuèxiāngyǒuměnghuǒpēngqiāntóng

shìshíjiéshǔzhòngjiǔhuànzuìtóng

shēntiàoluànjiàojīnggōng

lìngjūnxīnlánlefǎnzhàowànshìtōng

zhǔdànjuécháoshuǎngràoyāowèixiànhuángjīnzhòng

gāoqíngǒuyōushǎnghuìmiàodǎoxièqióngguīxiōng

shuíjiāngchuīxiǎoyuètòumèibīngnóngjìnchè

guīláimèngxiǎngtōngmíngguānpiànguāngyǎnzhōngjiàn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流谦创作的,名为《和钱大虚清映亭韵》。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述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西风振槁如发蒙,危亭创见心眼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飘逸而又神秘的意境,西风轻拂,树叶纷飞,如同头发散落一般;危险的亭子里,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心灵之工。

"融成水月一合相,有似猛火烹铅铜。" 这两句则写出了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交融的一种境界,水和月光如同合二为一,而这种变化又像是烈火中熔炼着金属一般。

接下来的几句 "是时素节属重九,唤客一醉萸菊同。夜深跳鱼乱珂璧,起舞大叫骑鲸公。" 描述了诗人在这样的自然与心灵交融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酒宴中的欢乐,以及夜晚之中鱼跃水面的活力和超凡脱俗的狂放。

然后是 "令君心澜了不起,摩尼返照万事通。拄颐但觉朝气爽,绕腰未羡黄金重。"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读者的心灵之澜能够平息,以及通过内在的光明来照亮一切;同时,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对于清晨的朝气和对财富的态度。

接着,诗人又写道 "高情偶与幽赏会,妙语倒泻琼瑰胸。"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高远的情感在幽深之处与他人共享,以及美妙的话语如同珍贵的琼瑶从心中倾泻。

最后几句 "谁将玉笛吹晓月,透袂冰浓禁不彻。归来梦想通明观,一片湖光眼中见。" 则是诗人在问谁能用玉制成的笛子吹奏出清晨之月,以及这种纯净无暇的情感难以言表;而最后,诗人回到了梦想与现实的交融之地,在那里,一片湖光映入眼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新秋

夜久不能寐,坐来秋意浓。

露凉催蟋蟀,月白澹芙蓉。

渐觉綀衣薄,欲将纨扇慵。

(0)

寄华玉

去岁君为蓟门客,燕山雪暗秦云白。

马上相逢脱紫貂,朝回沽酒城南陌。

燕山此日雪雰雰,祗见秦云不见君。

胡天白雁南飞尽,千里相思那得闻。

(0)

山雨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0)

清平乐.闻雁

春方北度。又送秋南去。万里长空风雨路。

谁汝冥鸿知处。朝朝旧所窥鱼。由渠水宿林居。

为问江湖苦乐,汝于白鹭何如。

(0)

临江仙

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多是凋零。与君相见最伤情。一尊如旧,聊且话平生。

此别要知须强饮,雪残风细长亭。待君归觐九重聊。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

(0)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五十二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

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