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方北度。又送秋南去。万里长空风雨路。
谁汝冥鸿知处。朝朝旧所窥鱼。由渠水宿林居。
为问江湖苦乐,汝于白鹭何如。
春方北度。又送秋南去。万里长空风雨路。
谁汝冥鸿知处。朝朝旧所窥鱼。由渠水宿林居。
为问江湖苦乐,汝于白鹭何如。
这首元代姚燧的《清平乐·闻雁》描绘了春天雁北飞而秋天又南归的景象,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关切。"春方北度。又送秋南去",诗人以雁的迁徙象征着时光流转,暗示了离别与重逢的无常。"万里长空风雨路",则描绘了雁在长途跋涉中的艰辛,暗寓人生的旅途充满困难。
"谁汝冥鸿知处",诗人以"冥鸿"自比,表达对远方人的牵挂,不知其行踪何处。接下来的"朝朝旧所窥鱼",借窥鱼的生活状态,寄托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游子能否安居的关心。"由渠水宿林居",进一步想象游子在山水间的隐居生活,希望他能找到安宁之所。
最后两句"为问江湖苦乐,汝于白鹭何如",诗人以白鹭自喻,询问游子是否能在江湖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如同白鹭自由自在地生活。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深深挂念和对人生境遇的哲理思考。
唇齿标形胜,关河壮邑居。
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鸿胪。
君子从游宦,忘情任卷舒。
风霜下刀笔,轩盖拥门闾。
平野芸黄遍,长洲鸿雁初。
菊花宜泛酒,浦叶好裁书。
昔我芝兰契,悠然云雨疏。
非君重千里,谁有惠双鱼。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
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