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百物与神谋,祸福无门亦自求。
君独何心分象数,笔端无复见全牛。
探心取意陈前修,一字或可谈封侯。
逆知喜怒容点头,攻君乃是操君矛。
谣书失脚似可笑,杂今杂古近同调。
乃知人事亦天然,吾心或者司化权。
正名百物与神谋,祸福无门亦自求。
君独何心分象数,笔端无复见全牛。
探心取意陈前修,一字或可谈封侯。
逆知喜怒容点头,攻君乃是操君矛。
谣书失脚似可笑,杂今杂古近同调。
乃知人事亦天然,吾心或者司化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尤生说字》。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探讨书法艺术与哲理的人生态度的诗歌。
“正名百物与神谋,祸福无门亦自求。”开篇即提出对万物命名和与自然意志相合的追求,以及对于祸福的主动寻求。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宇宙秩序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君独何心分象数,笔端无复见全牛。”这里的“君”指的是书法家,对其内心世界的探究以及在笔端的艺术表达。通过对“象”与“数”的把握来展示技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至高境界的追求。
“探心取意陈前修,一字或可谈封侯。”这两句强调了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以及通过文字表达出内在情感和思想。其中,“一字或可谈封侯”则是对书法艺术极高评价,认为一个字甚至能展现出功成名就、位至尊贵的境界。
“逆知喜怒容点头,攻君乃是操君矛。”这里诗人描绘了通过书法笔触中透露的情感变化,以及对这种情感表达手法的掌握和运用。
“谣书失脚似可笑,杂今杂古近同调。”这两句则是在评论一些不够标准、失去原本韵味的文字作品,以及对于时下与古代文学风格相互借鉴、趋于相同的现象进行感慨。
“乃知人事亦天然,吾心或者司化权。”结尾部分,诗人通过书法艺术的体验和思考,得出了对人生一切如同自然规律般不可抗拒的领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有着主宰之感的自信。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书法艺术造诣,更透露出其深邃的人生哲学思考。
行乐及佳时,官闲无所羁。
只知花正发,不共雨为期。
浅草碧无际,浓云冷四垂。
陪游兴未尽,安得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