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
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
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
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
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
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宁参的作品,名为《县斋十咏·石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流露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这里的“结粹”指的是精华或美好的事物,“从天匠”则是比喻这些精华如同天工一样奇妙。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惊叹。
“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这一联运用了古代玉石加工的隐喻,“磨琢”是指雕琢玉石,使其更加光彩夺目,而“卷舒”则象征着文学创作和情感表达。诗人在这里暗示,虽然外物可以通过劳心劳力得到完善,但个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却难以轻易展现。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场景。诗中提到的“角枕”和“藜床”都是古代卧具,“清同置”意味着与自然共存,而“雅并观”则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审美体验。
最后两句“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平静的情感态度。这里的“公馀”可能指的是公共空间或共有的时间,而“聊偃息”则是暂时休息之意。然而,尽管外在环境给予了短暂的安宁,但诗人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寒冷,这种矛盾的情感体验显示出诗人的深层心理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