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县斋十咏·其十石席》
《县斋十咏·其十石席》全文
宋 / 宁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

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

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

(0)
注释
结粹:精华。
天匠:自然的巧手。
翠峦:青翠的山峦。
磨琢:打磨。
须信:必须相信。
卷舒:舒展。
角枕:用角制成的枕头。
藜床:藜草编成的床。
雅:高雅。
聊偃息:随意休息。
病肤:疲倦的肌肤。
寒:寒冷。
翻译
精粹来自天然巧匠,环绕着青翠山峦周全展现。
谁曾想到打磨琢磨如此容易,却深知舒展自如实属艰难。
用角枕带来清凉,藜木床增添高雅氛围。
公务之余暂且休息,只觉肌肤在空寂中倍感寒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宁参的作品,名为《县斋十咏·石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流露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这里的“结粹”指的是精华或美好的事物,“从天匠”则是比喻这些精华如同天工一样奇妙。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惊叹。

“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这一联运用了古代玉石加工的隐喻,“磨琢”是指雕琢玉石,使其更加光彩夺目,而“卷舒”则象征着文学创作和情感表达。诗人在这里暗示,虽然外物可以通过劳心劳力得到完善,但个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却难以轻易展现。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场景。诗中提到的“角枕”和“藜床”都是古代卧具,“清同置”意味着与自然共存,而“雅并观”则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审美体验。

最后两句“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平静的情感态度。这里的“公馀”可能指的是公共空间或共有的时间,而“聊偃息”则是暂时休息之意。然而,尽管外在环境给予了短暂的安宁,但诗人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寒冷,这种矛盾的情感体验显示出诗人的深层心理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宁参
朝代:宋

宁参,仁宗天圣间以将仕郎为白水县尉兼主簿、权知县事。事见清乾隆《白水县志》卷四《重修同州白水县狱记》。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病目

年年苦目眚,过午眊不明。

治之昏转甚,不治无由平。

何如闭目坐,湛然万虑清。

非治非不治,无思亦无营。

不劳薰与沐,神全明自生。

勿忘勿助长,此理真至精。

(0)

赠陆伯微三首·其二

斗大书斋以絜名,冰壶表里要清明。

如今尘土填胸臆,幸挽沧浪为濯缨。

(0)

赠史坑冶二首·其一

吾儒根本在修身,恬淡无为乐性真。

此性本无尘可去,去尘犹是未离尘。

(0)

新月二首·其二

至精那得久沈沦,造化回环自有神。

满意只须三五夜,十分全体见天真。

(0)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其三

恨无佳政布民间,赋敛犹繁狱未宽。

来岁若非禾稼熟,穷檐何以免饥寒。

(0)

与韩抚干大伦八首·其四

几年惯踏软红尘,终日眉攒气不伸。

每到山斋闻好语,令人胸臆便生春。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