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擅国佐空临,议禅从容尚付吟。
在俭不思身未保,却怜弊履与遗簪。
奸臣擅国佐空临,议禅从容尚付吟。
在俭不思身未保,却怜弊履与遗簪。
这首诗描绘的是孝静帝在国家被奸臣掌控的危急时刻,尽管身处困境,仍能保持冷静,反思自身节俭的生活态度。他不为自己未保的身家忧虑,反而对简朴的衣物(弊履)和旧饰品(遗簪)心生怜惜,这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对朴素生活的坚守。诗中通过孝静帝的形象,寓含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乱世中忠诚与节操的呼唤。徐钧作为宋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思熟虑、不忘本真的君主形象。
猗与簿君,学优而仕。顾我慈溪,发迹之始。
必疏其源,必蹈其轨。有纬有经,遂底千里。
惟此慈溪,纯孝之乡。君子戾止,井井纪纲。
既耕而食,既织而裳。我夫我妇,孰使田桑。
曰雨则雨,曰旸则旸。匪忒匪僣,一秉故常。
天朝需材,行则大用。毋狭一隅,四海斯共。
宁不怀思,惧咈群众。勒彼康庄,以著舆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