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客吟·其一》
《为客吟·其一》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忽忆南秦为客日,洛阳东望隔秦川。

云山去此二千里,岁月于今十九年。

柳色得非新婀娜,江声应是旧潺湲。

衰躯设使能重往,畴昔情怀奈杳然。

(0)
注释
忽忆:忽然回忆起。
南秦:古代地区名,这里指长安。
客日:客居的日子。
洛阳:古都,位于长安以东。
秦川:泛指陕西中部的渭河平原。
去此:距离这里。
二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岁月:时间。
十九年:虚指多年,表示时间长久。
柳色:柳树的绿色。
新婀娜:形容柳树的新鲜柔美。
江声:江水的声音。
旧潺湲:昔日的流水声。
衰躯:衰老的身体。
能重往:如果还能再去。
畴昔:往昔,从前。
情怀:情感。
杳然:消失,难以追寻。
翻译
忽然想起在南秦做客的日子,那时遥望洛阳被秦川阻隔。
距离这里的云山有两千多里,而如今已经过去了十九年。
岸边的柳树是否还是新绿柔美,江水的声音是否仍是往昔潺潺。
假如我这衰老的身体还能再前往,往昔的情怀却已渺茫难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为客吟(其一)》,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在南秦做客时光的怀念。首句“忽忆南秦为客日”直接点题,勾起了诗人对遥远过去的回忆。接下来,“洛阳东望隔秦川”描绘了洛阳与南秦之间隔着广阔的秦川,空间距离遥远,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云山去此二千里,岁月于今十九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十九年的光阴流逝,诗人感叹物是人非。诗人通过“柳色得非新婀娜,江声应是旧潺湲”来想象南秦的自然景色,柳树依旧婀娜,江水依旧潺潺,但人事已非,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衰躯设使能重往,畴昔情怀奈杳然”,诗人假设自己身体允许再次前往,但过去的美好情感已经杳无踪迹,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龙潭十景为太医院判蒋用文赋·其八旗山散牧

见说旗山近帝乡,清时散牧总飞黄。

千群踏月雄姿异,万骑嘶风骏尾长。

雨后平原芳草遍,春来曲涧碧泉香。

昔时汧渭那胜此,蕃息应知似华阳。

(0)

龙潭十景为太医院判蒋用文赋·其四柳湾待渡

杨柳依依两岸分,清湾渺渺是通津。

舟人向夕停桡久,过客临流待渡频。

华麓烟消山色暝,海门潮送月华新。

画船挝鼓沧江上,曾扈銮舆向北巡。

(0)

送从侄廉伯还新淦

忆别乡关忽五年,远来相见各凄然。

为怜骨肉情难尽,力济艰危谊独全。

去雁嗈嗈低远浦,征帆渺渺隔长川。

倚门白发悬相望,早促归程慰目前。

(0)

内阁新成次大学士胡公韵·其三

五云垂彩护金銮,载笔时临白玉阑。

末学每蒙宣室问,不才虚费大官餐。

曹刘未愧风骚远,班马由来制作难。

却忆金茎频赐露,晚凉冰署不胜寒。

(0)

寿菊为行俭王修撰赋·其一

剪折曾闻出禁垣,谁知生意久能存。

敷荣不异烟霞色,秀植何殊雨露恩。

尽日幽香回玉署,经时艳彩照清尊。

持兹好为严亲寿,服食区区未足论。

(0)

赠熊自诚还文江

白发遨游阅两京,相逢偶得话平生。

花开别馆三春梦,草绿遥天万里情。

水驿维舟闻过雁,江亭把酒对啼莺。

极知令子难为别,远道犹烦寄好声。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