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青山上,登临见远村。
楼虚堆竹粉,崖剥露松根。
晚径云生润,秋池涨落痕。
高僧宣梵偈,趺坐到黄昏。
古寺青山上,登临见远村。
楼虚堆竹粉,崖剥露松根。
晚径云生润,秋池涨落痕。
高僧宣梵偈,趺坐到黄昏。
这首明代诗人樊阜的《游黄龙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寺秋景图。首句“古寺青山上”,点出了寺庙坐落在青翠的山峦之中,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接着,“登临见远村”,通过登高望远,展现出远处村庄的轮廓,增添了空间的辽阔和层次。
“楼虚堆竹粉”描绘了寺庙楼宇周围竹林的风貌,"堆竹粉"形象地写出竹叶在阳光下泛白如粉,显出静谧与雅致。“崖剥露松根”则描绘了山崖裸露的松树根部,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力量。
“晚径云生润”描绘了傍晚时分小径被云雾滋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秋池涨落痕”则暗示着季节更迭,池水涨落之间留下了时光的印记。
最后两句“高僧宣梵呗,趺坐到黄昏”,通过描绘高僧诵经直到黄昏的情景,传达出寺庙生活的宁静与禅意,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山水之美与僧侣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好读天竺书,为寻无生理。
焚香面金偈,一室唯巾水。
交信方外言,二三空门子。
峻范照秋霜,高标掩僧史。
清晨洁蔬茗,延请良有以。
一落喧哗竞,栖心愿依止。
奔曦入半百,冉冉颓濛汜。
云汎名利心,风轻是非齿。
向为情爱缚,未尽金仙旨。
以静制猿心,将虞瞥然起。
纶巾与藜杖,此意真已矣。
他日云壑间,来寻幽居士。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
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
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
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
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
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
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
鹢首弄倒景,蛾眉缀明珠。
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
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
鸡栖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
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
荣盛当作乐,无令后贤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