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大药几时成,黄帽青鞋入汉京。
休怪儿童惊异貌,共传三耳是先生。
山中大药几时成,黄帽青鞋入汉京。
休怪儿童惊异貌,共传三耳是先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长者,以其独特的外貌和传说中的“三耳”而闻名于世。诗中通过“山中大药几时成”,暗示了这位长者可能在修炼或寻找某种灵丹妙药,体现了对自然与神秘力量的探索。接着,“黄帽青鞋入汉京”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他从山中走出,踏入繁华的都市,这既是对他的身份的一种反差展示,也暗示了他在山林之外的世界中同样有着不凡的地位或影响力。
“休怪儿童惊异貌”,则表达了周围人对这位长者的外貌感到惊讶,但诗人劝慰大家不必为此感到奇怪,暗示了长者与众不同的特质。最后,“共传三耳是先生”点明了长者的独特之处——“三耳”,这是一种传说中的特征,常被用来形容具有超凡智慧或特殊能力的人物。这一句不仅揭示了长者身份的神秘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崇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隐士与世俗世界的对比,以及人们对智慧与神秘的向往和追求。
江头烟柳拂稍低,无数新莺相唤啼。
缭绕穿花清旭外,间关刷羽绿阴西。
莺声柳色自年华,却在宽閒野水涯。
空将律吕随飘絮,枉对红芳惜落霞。
几群争得上林春,绣翮黄冠碧玉翎。
瑶台似奏调鸾韵,锦树如悬杂佩馨。
秦女停筝摹别调,燕姬罢吹按歌屏。
太液池,宜春苑,凤辇乘春行近远。
总多百鸟寂无声,唤取三春惊欲晚。
胡为清影在江乡,巧啭微吟断客肠。
凄凉不受黄金弹,摇荡羞羁玳瑁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