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寒不寐,中夜理衣裳。
裂帛开朱匣,调砧响画廊。
力从香杵竭,思绕玉关长。
泪滴痕犹染,凭君察远将。
秋闺寒不寐,中夜理衣裳。
裂帛开朱匣,调砧响画廊。
力从香杵竭,思绕玉关长。
泪滴痕犹染,凭君察远将。
这首《捣衣》诗,由明代诗人区大枢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女子在月夜中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的真实感。
首句“秋闺寒不寐”,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秋夜的寒冷使得闺房中的女子难以入眠,暗示了她内心的不安与牵挂。接着,“中夜理衣裳”则直接揭示了女子的行动——在午夜时分,她开始整理衣物,为远行的丈夫准备。
“裂帛开朱匣,调砧响画廊”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捣衣的过程。女子打开红色的盒子,取出衣物,然后在砧板上用力捣打,砧板的声音在走廊中回响。这里不仅描绘了动作的动态美,也蕴含着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
“力从香杵竭,思绕玉关长”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捣衣的力度随着香杵的使用而逐渐减弱,但女子的思念却如同玉门关外的边疆一样,绵延不绝。这句诗巧妙地将物理上的捣衣过程与抽象的思念情感联系起来,表现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深情与坚韧。
最后,“泪滴痕犹染,凭君察远将”以泪痕未干的形象收尾,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关怀与期待。她希望自己的思念和努力能够通过衣物传递给远方的爱人,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秋夜晚一位女子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的场景,以及她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尧山举目见于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领略东风一倚阑,凭高便觉小尘寰。
目穷千古关河外,身在半空烟霭间。
二水护城青映带,四山连野翠回环。
英雄易老愁无极,境是人非鹤自还。
担簦畏炎暑,肃肃问宵征。
马首已十里,鸡声才五更。
云迷青障小,月挂玉钩横。
农舍欲安挽,戒奴毋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