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观使郑尚书·其一》
《挽观使郑尚书·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许史推华阅,欧韩策隽名。

风流接南渡,步武到西清。

玉帐劳筹笔,彤墀识履声。

壮怀驰万里,谁坏国金城。

(0)
翻译
许史两家显赫,欧韩才子扬名。
文采风流延续南渡风采,步步进阶至最高殿堂。
在华丽的军帐中运筹帷幄,朝廷之上听闻他的脚步声。
豪情壮志驰骋万里,谁能攻破坚固的国家要塞?
注释
许史:古代世家大族。
推华阅:显赫的家族背景。
欧韩:杰出人物,这里指欧阳修、韩愈等。
策隽名:才智出众,名声显著。
风流:文采风流,形容人的才华和品格。
南渡:历史上南宋时期,南方政权的转移。
步武:步伐,引申为仕途晋升。
西清:古代皇宫中的重要官署,如西台或西清阁。
玉帐:代指军帐,常用于形容军事指挥场所。
筹笔:策划军事策略,如诸葛亮的筹谋。
彤墀:红色的台阶,代指皇宫。
识履声:通过脚步声辨认身份。
壮怀:豪迈的胸怀,壮志。
驰万里:胸怀壮志,志向远大。
国金城:国家的坚固要塞,比喻国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观使郑尚书(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古代将领或军事人物的诗歌。

“许史推华阅,欧韩策隽名。”这两句表明历史上的伟人,如许靖、韩信等,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他们的名字如同战略家一样流传于世。这里的“华阅”指的是辉煌的战绩,“隽名”则是指他们英明的策略。

“风流接南渡,步武到西清。”这两句描绘出将领雄伟的气概和征战的壮观场面。“风流”可能形容军队的气势,而“南渡”和“西清”则可能是指具体的地名或方向。

“玉帐劳筹笔,彤墀识履声。”这里的“玉帐”象征高级将领的住所,“筹笔”则暗示军事筹划之繁复。彤墀应是一处华丽的宫室或高官宅邸,而“履声”则可能是指行走时发出的声音,表明主人对细微动静都极为关注。

“壮怀驰万里,谁坏国金城。”这两句强调将领胸怀壮志,能够驰骋万里之外,守护国家的安全,如同坚固的金城一般。这里的“壮怀”指的是宏伟的抱负,“驰万里”则是形容其远征的勇气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名将事迹的赞美,以及对军事筹划、宫廷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有英才能够守护国家安全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送友人入蜀

天际蜀门开,西看举别杯。

何人不异礼,上客自怀才。

夜涧青林发,秋江渌水来。

临邛行乐处,莫到白头回。

(0)

初离黔中泊江上

去去把青桂,平生心不违。

更蒙莲府辟,兼脱布衣归。

霁岳明残雪,清波漾落晖。

无穷幽鸟戏,时向棹前飞。

(0)

书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馀煖在檀槽。

(0)

过故崔兖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因寄僚杜赵李三掾

绛帐恩如昨,乌衣事莫寻。

诸生空会葬,旧掾已华簪。

共入留宾驿,俱分市骏金。

莫凭无鬼论,终负托孤心。

(0)

访隐

路到层峰断,门依老树开。

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薤白罗朝馔,松黄暖夜杯。

相留笑孙绰,空解赋天台。

(0)

异俗二首·其一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

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