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全文
唐 / 李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

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

小臣叨载笔,欣此颂巍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景象和宏伟的建筑构思。"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开篇便设置了一个雄伟的场景:一座高耸入云的塔楼坐落于神秘的土地上,它的高度足以俯瞰到天上的星辰。这不仅是对建筑物本身的赞美,也是对其所处环境的肯定。

紧接着,"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进一步展现了这座塔楼的非凡之处。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塔楼比作神鸟凤凰,伴随着皇帝(这里的“帝”可能是指佛祖或高僧)的出行,似乎要攀登到天上去飞翔。这不仅彰显了塔楼的地位,也映射出它与精神世界的紧密联系。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则转向对节日的庆祝和建筑装饰上的赞美。这里的“重阳”指的是重九,即双九或九月初九,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吉祥的节日。而“文含列象辉”则表明慈恩寺浮图不仅是建筑杰作,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意义。

最后,"小臣叨载笔,欣此颂巍巍"体现了诗人李乂作为“小臣”的谦逊态度,以及他对这次登临慈恩寺浮图经历的喜悦之情。通过这次亲身体验,他不仅用文字记录下来,也是对这座建筑的一种颂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想象力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慈恩寺浮图这一文化与宗教象征的崇敬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建筑美和节庆氛围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李乂
朝代:唐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赋得秋日悬清光

日近秋逾皎,天因爽更空。

不教遮薄雾,讶许荡清风。

影透延凉牖,光疏落叶桐。

迟迟添玉漏,皓皓䴡璇穹。

溽暑全消湿,残芳尚结丛。

敕几常惕若,珍重寸阴中。

(0)

关圣祠

萧寺疏钟引客寻,覆阶松柏绿森森。

壁图省识风云气,天汉长悬忠勇心。

绕屋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

苾刍为纪生平迹,饶有閒情论古今。

(0)

中秋日有菊

节候因逢闰,金英早冒霜。

韵将兰并远,色与桂争黄。

映月参差影,迎风清冷香。

中秋先看菊,仿佛过重阳。

(0)

登静明园古华严寺

雨馀晓岫矗新青,几暇时临翠辇停。

为谒空王瞻月相,却教飞盖傍云扃。

风铃常转莲花藏,贝叶閒披金字经。

试问奏章陈积否,隔林行漏已泠泠。

(0)

寄历与吴泉滨先生走笔戏柬

周正历中新改岁,秦人洞里不知年。

韶华荏苒看何处,气候分明是鬓边。

(0)

寄赠王秀才客游括州

猿狖千山易惹愁,嗟君聘辙为谁留。

貂裘已敝书难上,狗监未逢赋枉投。

为客应多迎解榻,此身且作汎虚舟。

高林岂恨行游滞,侯贵如今重谷楼。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