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疏钟引客寻,覆阶松柏绿森森。
壁图省识风云气,天汉长悬忠勇心。
绕屋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
苾刍为纪生平迹,饶有閒情论古今。
萧寺疏钟引客寻,覆阶松柏绿森森。
壁图省识风云气,天汉长悬忠勇心。
绕屋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
苾刍为纪生平迹,饶有閒情论古今。
此诗描绘了对关圣祠的访问与感受。首句“萧寺疏钟引客寻”,以钟声引领访客步入幽静的寺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接着,“覆阶松柏绿森森”一句,通过绿色的松柏,展现了祠堂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生机。
“壁图省识风云气,天汉长悬忠勇心”两句,借壁上的图画暗示历史风云,表达了对关公忠勇精神的敬仰。接下来,“绕屋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描绘了竹林中微风轻拂,仿佛在诵读着佛经,而高悬的明月则能洗涤心灵的尘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纯净。
最后,“苾刍为纪生平迹,饶有閒情论古今”表明僧侣在此记录关公的事迹,并与访客分享古今之事,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关圣祠及其所代表的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闻道海东之蛇百寻长,阿谁曾向蛇身量;
蛇身伏藏不可见,来时但觉勃窣腥风飏。
人马不能盈其吻,牛车安足碍其肮!
铠甲剑矛诸铜铁,嚼之縻碎似兔獐。
遥传此语疑虚诞,取證前事亦寻常;
君不见巴蛇瘗骨成邱冈,岳阳羿迹未销亡。
当时洞庭已有此异物,况于万古闭塞之夷荒;
夷荒久作长蛇窟,技非神羿孰能伤。
天地不绝此种类,人来争之犯不祥;
往往活葬长蛇腹,何不翩然还故乡!
去秋把君臂,芝兰欣同趣;
裘葛忽更非,江云隔渭树。
幽人叹索居,形影相谈吐;
况乃婴疾病,杜门惜跬步。
翘望古人来,风波不可渡。
近传胡儿马,远避汉人戍;
日夕舟楫通,不妨任去住。
遗我诗百篇,何如一惠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