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闻心似水,亦复病憧憧。
如何一勺水,解使万缘空。
穷源宁有处,去秽岂能工。
君脱安排障,狂言或可同。
每闻心似水,亦复病憧憧。
如何一勺水,解使万缘空。
穷源宁有处,去秽岂能工。
君脱安排障,狂言或可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题王龙溪洗心亭(其二)》。诗中以“洗心”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与精神境界提升的深刻思考。
首句“每闻心似水”,以水喻心,形象地描绘了心如清流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接着,“亦复病憧憧”一句转折,指出即使内心如此清澈,仍会受到外界杂念的困扰,如同疾病一般令人烦恼。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是许多人追求精神自由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如何一勺水,解使万缘空。”这一句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理想——通过简单的行动,如一勺清水,就能洗净心中的万千杂念,达到心灵的彻底净化。这不仅是对现实的讽刺,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穷源宁有处,去秽岂能工。”进一步探讨了心灵净化的难度。诗人认为,源头虽好,但要彻底去除心灵中的污秽并非易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深刻的自我反省。
最后,“君脱安排障,狂言或可同。”鼓励他人也应勇于面对内心的障碍,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许能够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平静。这里的“狂言”可能是指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言论,实际上,只要有勇气去尝试,即使是看似疯狂的想法也可能找到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它不仅展现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身内心世界探索的共鸣。
相国尹京兆,政成人不欺。
甘露降府庭,上天表无私。
非无他人家,岂少群木枝。
被兹甘棠树,美掩召伯诗。
团团甜如蜜,皛皛凝若脂。
千柯玉光碎,万叶珠颗垂。
昆崙何时来,庆云相逐飞。
魏宫铜盘贮,汉帝金掌持。
王泽布人和,精心动灵祇。
君臣日同德,祯瑞方潜施。
何术令大臣,感通能及兹。
忽惊政化理,暗与神物期。
却笑赵张辈,徒称今古稀。
为君天下酒,曲糵将用时。
恋他朝市求何事,想取丘园乐此身。
千首恶诗吟过日,一壶好酒醉消春。
归乡年亦非全老,罢郡家仍未苦贫。
快活不知如我者,人间能有几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