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香云湿不飞,翠光浮动影娥池。
盈盈蝉翅含风冷,剪剪鸦翎带雨垂。
泉沫乱跳珠错落,指尖微露玉参差。
妆成倦把阑干倚,滑堕金钗不自知。
一片香云湿不飞,翠光浮动影娥池。
盈盈蝉翅含风冷,剪剪鸦翎带雨垂。
泉沫乱跳珠错落,指尖微露玉参差。
妆成倦把阑干倚,滑堕金钗不自知。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沐发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沐浴时的优雅与宁静之美。首句“一片香云湿不飞”巧妙地将湿润的秀发比作轻柔飘逸的香云,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翠光浮动影娥池”一句,通过光影的流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翠绿的池塘边。
“盈盈蝉翅含风冷,剪剪鸦翎带雨垂”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女子的发丝比作蝉翼和乌鸦羽毛,不仅描绘了发丝的轻盈与细腻,还通过“含风冷”和“带雨垂”表现了沐后发丝的凉爽与湿润,以及随风轻轻摇曳的姿态。
“泉沫乱跳珠错落,指尖微露玉参差”则进一步渲染了沐发过程中的细节之美,泡沫如珍珠般跳跃,指尖轻轻触碰,仿佛能感受到玉石般的温润与精致。最后,“妆成倦把阑干倚,滑堕金钗不自知”以女子洗发后的慵懒姿态收尾,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金钗掉落却未察觉,展现出女子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沐发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也传达了一种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美感。
本斋之孙盛词华,下视流辈十倍过。
家书虽散尚千卷,其奈储无儋石何。
二昆研席相与共,勘辨不遣毫发讹。
一朝束书慈湖去,慈湖之学自象梭。
人之高明骛高远,不由梯级陡上坡。
而其下者保固陋,终岁无路登嵯峨。
万形惟实乃无弊,此道自古传思轲。
慈湖论心论无我,真意初不烦镌磨。
虚明一语更超绝,不肯与人同其波。
却笑禅宗用心错,我每读此毋麾哦。
微言日绝诸老尽,独抱永感如宿疴。
君家诗友讲贯熟,持之以注岂在他。
我耕我穫粒我腹,而彼徒梦笠与蓑。
凝尘不去鼠行几,划见巨然与千里。
修眉拂略远意开,碎点孤烟树如荠。
髯龙郁郁新翠摇,我觉郑公殊妩媚。
悬知自是栋梁具,岁晚霜雪须饱试。
旧闻北岳钟冱寒,长松造天冰裂地。
苍皮玉骨不受冻,礧砢千丈世绝拟。
谁能为我试貌取,奇姿伟状来眼底。
张君平生饫所见,雅复爱此秀而美。
虽然莫作差池观,老壮险夷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