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池阳咏雪次东坡诗韵二首·其二》
《又池阳咏雪次东坡诗韵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李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寒林白尽晚归鸦,路有饥寒尚役车。

可惜细非荞麦面,更怜朵似木棉花。

有秋定自占来岁,公道何曾隔一家。

檐下穷黎思曝背,愿为千丈拨云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下的农村生活,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人文关怀。首句“寒林白尽晚归鸦”,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冬日黄昏时分,白雪覆盖的树林中乌鸦归巢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路有饥寒尚役车”一句,将视线转向道路,揭示了在这样严寒的季节里,仍有劳作之人奔波于路上,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坚韧。

“可惜细非荞麦面,更怜朵似木棉花”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雪花形态的赞美。雪花虽细小,却与荞麦面相似,展现出雪花的美丽;同时,又将其比作木棉花朵,进一步强调了雪花的洁白与优雅。这种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有秋定自占来岁,公道何曾隔一家”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向往。诗句暗示了秋天的丰收预示着来年的丰饶,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待,认为无论贫富,都应享有公平对待。

最后,“檐下穷黎思曝背,愿为千丈拨云叉”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贫困的农民,表达了对他们生活的同情与关切。希望他们能在阳光下晒暖,过上更好的生活,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描绘,以及对农村生活、自然规律和社会公正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寄
朝代:明   字:介立   号:因庵   籍贯:江阴   生辰:1628-1700

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猜你喜欢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五瓜州晓望

江淮十日晴,似为归人贶。

浊河亦霁颜,平澜容月漾。

今朝广陵路,春气转骀荡。

邗沟日已斜,瓜州潮未涨。

滞舟江城边,朅来江城上。

樱桃淡多姿,杨柳绿无状。

江水媚春晓,开此好图障。

怪我思江南,请君试一望。

(0)

湘阴叹寄次回

衰龄薄俗交相厌,裹足终朝守荜门。

远出不过三里路,卜居常访独家村。

溪梅手剪捎云秀,窗纸亲糊贮日温。

只拟三冬安偃曝,谁教百舍历崩奔。

长沙卑湿灾殃窟,湘岸芳菲涕泪源。

骇电愁霖怜我老,握兰怀芷与谁言。

乌衣自昔专篇翰,南巷由来共酒尊。

急草移文招隐看,不然便欲费招魂。

(0)

绝句六首·其三

花朵正怜多?鞢,柳梢偏爱小差池。

陶潜狭室夸容膝,庾信低窗诉碍眉。

(0)

西村雪中寄程凝之

频枉相寻屟,能怜客未安。

不令筇影独,翻隔雪花寒。

无梦将欢续,何忧比序阑。

近情难寄与,君向出游看。

(0)

新丰晓行

土屋暖堪睡,主人灯在门。

爰循疲马路,渐入远鸡村。

山瘠乘霜气,沟深冻月痕。

隔疆兵燹地,一邑几家存。

(0)

建州道中寄家

为客无停况,朝昏惜解携。

山容看两郡,水色别三溪。

远雁冲云外,残蝉泣雨西。

征途犹未半,归信岂堪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