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郊争出游,香山净如沐。
堤回柳眼青,径茁草心绿。
幽轩点易馀,凭阑起遐瞩。
山光落几砚,林翠滋卷轴。
游目趣转深,得心理自足。
缅怀学古人,博观匪尺幅。
既探尼山旨,旁通及乾竺。
何时携笈来,相与共饘粥。
春郊争出游,香山净如沐。
堤回柳眼青,径茁草心绿。
幽轩点易馀,凭阑起遐瞩。
山光落几砚,林翠滋卷轴。
游目趣转深,得心理自足。
缅怀学古人,博观匪尺幅。
既探尼山旨,旁通及乾竺。
何时携笈来,相与共饘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清新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春郊争出游,香山净如沐”以动态的出游场景开篇,仿佛能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堤回柳眼青,径茁草心绿”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柳树新芽初现,小径上嫩草丛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幽轩点易馀,凭阑起遐瞩”则转向对书房的描写,诗人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中,倚靠着栏杆,远眺着外面的世界,内心充满了遐想。接下来的“山光落几砚,林翠滋卷轴”将目光投向窗外的山色和树林,阳光洒在书桌上,绿意盎然的景色仿佛浸润在书卷之中,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意境。
“游目趣转深,得心理自足”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心灵得到了满足,趣味也更加深厚。最后,“缅怀学古人,博观匪尺幅”提到诗人追忆古代学者的智慧,认识到广泛学习的重要性,并期待未来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共享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个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渴望,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住作山中居,懒甚不出屋。
谁知五斗腰,须用作钩曲。
索米无如何,问舍岂不欲。
空怀西溪鱼,红鳞脍寒玉。
不知坐中山,修眉为谁绿。
敝裘裹粗缯,随分了寒燠。
傥忍作海夫,虽臭亦可逐。
如其不能然,未可叹沉陆。
此事谁当论,唾面恐自速。
如君秀芝兰,非世闲草木。
交盖久已倾,谈舌未易缩。
不知人谓何,此念吾已熟。
年来有新游,妙语敌岳麓。
县知南屏谦,颇为调茗粥。
何人馀羊羔,金帐意有属。
浅斟醉模糊,低唱声断续。
谁同白傅春,楼下雪中竹。
更题竹上诗,伤神想幽独。
但恐世间求,此乐未容复。
况乃籋云姿,自是千里足。
行看锵八鸾,何止刍一束。
应怜老病翁,短发悲曲局。
《次韵季共再赋》【宋·周紫芝】住作山中居,懒甚不出屋。谁知五斗腰,须用作钩曲。索米无如何,问舍岂不欲。空怀西溪鱼,红鳞脍寒玉。不知坐中山,修眉为谁绿。敝裘裹粗缯,随分了寒燠。傥忍作海夫,虽臭亦可逐。如其不能然,未可叹沉陆。此事谁当论,唾面恐自速。如君秀芝兰,非世闲草木。交盖久已倾,谈舌未易缩。不知人谓何,此念吾已熟。年来有新游,妙语敌岳麓。县知南屏谦,颇为调茗粥。何人馀羊羔,金帐意有属。浅斟醉模糊,低唱声断续。谁同白傅春,楼下雪中竹。更题竹上诗,伤神想幽独。但恐世间求,此乐未容复。况乃籋云姿,自是千里足。行看锵八鸾,何止刍一束。应怜老病翁,短发悲曲局。
https://shici.929r.com/shici/5SAd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