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其三》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其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平生百事耳边风,尽听人嘲诈哑聋。

跌著起来还一笑,何须半夜上孤峰。

(0)
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释德洪面对人生百态的豁达态度。他将生活中的种种事情比作耳边的微风,无论是别人的嘲讽还是自己的挫折,都如同耳边的轻风,随风而逝,不值得过分在意。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了他对世事的淡泊与从容。

“尽听人嘲诈哑聋”,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世间是非曲直的宽容与理解。即使面对别人的讽刺和欺骗,他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仿佛是聋哑之人,对外界的喧嚣无动于衷。这不仅是对人性复杂面的深刻洞察,也是诗人内心强大、不为外物所动的表现。

“跌著起来还一笑”,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即使在遭遇失败或挫折时,他也能一笑置之,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洒脱,是对生活困境的一种智慧化解。

“何须半夜上孤峰”,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名利、功业的淡然态度。他指出,不必为了追求高处的荣誉和地位而夜以继日地努力,因为那些所谓的成就,在他的眼中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这句诗既是对世俗价值观的一种反叛,也是对内心真正追求的深刻揭示——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实现,而非外界的评价和物质的积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释德洪面对生活挑战时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九月十三日进张家口途中得诗五首·其四

萝壁罨丹苍,拈吟兴渺茫。

路难谁省得,诗债我应偿。

玉笋遥皴白,金英正绽黄。

古人曾有句,看菊作重阳。

(0)

赐蒙古王公等宴

异域为天府,来宾届月氐。

绣郊千帐合,驻野六龙齐。

坂卉蒸霞烂,山云傍涧低。

地高邻北极,恩下逮西鞮。

锡宴晴晖皓,徵诗湛露凄。

娱观陈角抵,献技习驹踶。

三爵斯颁矣,千秋胥乐兮。

贻谋怀祖德,天若敬常稽。

(0)

观莲所·其四

亭亭写照镜池宽,徼露承晖意未阑。

应是仙葩具神解,每留颜色待人看。

(0)

湖北巡抚晏斯盛进喜雨诗因用其韵赋诗志怀·其二

浓岚夕属复朝连,作势㵟浽亦眇绵。

乍喜麦禾苏涸壤,还思远近遍公田。

需云日盼荆襄国,解泽春回翼轸天。

咨尔旬宣终岁计,漫忘忧励诩康年。

(0)

盘山行宫即事·其二

轩庭秀而野,山水清且佳。

乍可令尘远,由来与道偕。

鹤鸣元圃外,人度白云涯。

学字娱几暇,何曾辨折钗。

(0)

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其十九桐花

清明一候桐始华,亭亭嫩绿临窗纱。

为惜分阴坐春昼,高冈凤翙予情遐。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