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正德长慈湖》
《送陈正德长慈湖》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本斋之孙盛词华,下视流辈十倍过。

家书虽散尚千卷,其奈储无儋石何。

二昆研席相与共,勘辨不遣毫发讹。

一朝束书慈湖去,慈湖之学自象梭。

人之高明骛高远,不由梯级陡上坡。

而其下者保固陋,终岁无路登嵯峨。

万形惟实乃无弊,此道自古传思轲。

慈湖论心论无我,真意初不烦镌磨。

虚明一语更超绝,不肯与人同其波。

却笑禅宗用心错,我每读此毋麾哦。

微言日绝诸老尽,独抱永感如宿疴。

君家诗友讲贯熟,持之以注岂在他。

我耕我穫粒我腹,而彼徒梦笠与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牟巘所作的《送陈正德长慈湖》。诗中对陈正德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下视流辈十倍过”,并赞扬了他深厚的学问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诗中提到陈正德在慈湖学习期间,与兄长一同探讨学问,不放过任何细节,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严谨的学术精神。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指出有些人追求高远的目标,但缺乏坚实的基础,如同没有阶梯就试图陡然攀登高山。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陈正德等人则坚守学问,不为外物所动,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诗中还提到了“万形惟实乃无弊”这一观点,强调了实践和真实的重要性。

此外,诗中还特别提到了陈正德对“慈湖之学”的贡献,尤其是他在“论心论无我”方面的见解,认为真正的意图无需过多雕琢,体现了他的真诚和朴实。最后,诗人以“微言日绝诸老尽,独抱永感如宿疴”表达了对陈正德才华和思想的敬仰,以及对其孤独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行为和态度,展现了对学问追求的不同路径和价值取向,同时也表达了对陈正德个人品质和学术成就的高度赞赏。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寄韩涧泉三首·其二

在困多促促,长怀特栖者。

崔嵬玉山岑,今谁秣余马。

朝随涧云浮,暮逐涧泉泻。

光仪俨神交,晤言寄心写。

食鱼不知肥,采菊不盈把。

愿垂白日影,照我蔀屋下。

(0)

金市大水一首

日气方穿户,风潮忽及门。

郊原雨脚密,窗牖浪花翻。

船系家家屋,帆飞处处村。

江南一羁客,微命托乾坤。

(0)

佚老堂二首·其一

洛中九老后,林下一人高。

此去自当佚,向来诚独劳。

东湖归践履,南浦荐风骚。

尚念匈奴在,家山未可褒。

(0)

赠尹氏子一首

有儿聪慧了群书,底用金门与石渠。

幸甚先生矜小友,一言端以正其初。

(0)

湖南道中三首·其二

已分馀生老一丘,尚因微禄少迟留。

梦魂不待山资足,先入江南问钓舟。

(0)

禹穴一首

绿字煌煌锡禹畴,厥初龟负即天休。

转为玉札符经论,果有书藏此穴不。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