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吴山阿,行行日将夕。
道逢羽衣子,授我药五色。
谓我当服之,与天无终极。
生趣久已沦,安能淹兹域。
饰申以待归,留者翻为客。
顾叹此寸心,千载谁当白。
采薇吴山阿,行行日将夕。
道逢羽衣子,授我药五色。
谓我当服之,与天无终极。
生趣久已沦,安能淹兹域。
饰申以待归,留者翻为客。
顾叹此寸心,千载谁当白。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杂诗六首(其六)》描绘了一幅采薇山行的画面。首句“采薇吴山阿”,以采薇起兴,暗示了诗人远离尘世、寻求自然的隐逸心境。接着,“行行日将夕”描绘出诗人独自在山中行走,直至傍晚时分,流露出孤独而悠长的时光感。
“道逢羽衣子,授我药五色”是诗歌的转折点,羽衣子的形象神秘而超凡,他赠予诗人五色药,象征着长生不老或超脱世俗的愿望。然而,“谓我当服之,与天无终极”又暗示了这种愿望的虚无和不可实现,反映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生趣久已沦,安能淹兹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促的感慨,意识到自己无法长久停留在这片世间。接下来,“饰申以待归,留者翻为客”进一步强调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即使有所期待,却始终无法安定。
最后两句“顾叹此寸心,千载谁当白”,诗人回首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叹即使有千年的时间,也无法洗尽内心的沧桑和孤独,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对知己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采薇、遇仙、赠药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归宿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间真情的向往。
去郭十五里,翼然屏风山。
上有看经院,创始升元间。
山润易生云,竹嫩未作斑。
登高佛阁小,四面青回环。
空门事弥多,永日僧不閒。
归径路委蛇,班荆履孱颜。
信美难久留,道远足力悭。
遥知故山月,问我何时还。
夜来听雨梦仇溪,梦觉招邀客赋诗。
我自不分官冷热,子须能别酒淳漓。
江头风顺鲈鱼到,天外春归杜宇知。
十日菊花元不减,恰如六月见蒲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