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中秋月,行歌荒野中。
乱云催薄暮,乔木易高风。
镜里花难折,樽中酒不空。
南飞有乌鹊,未见北来鸿。
我爱中秋月,行歌荒野中。
乱云催薄暮,乔木易高风。
镜里花难折,樽中酒不空。
南飞有乌鹊,未见北来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的画面,诗人在荒野间漫步,对着明亮的月亮产生了深深的喜爱。天色渐晚,云层匆忙地遮住了太阳,而树木因风而摇曳,显得尤为高大。诗中“镜里花难折”用了反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留住的无奈;“樽中酒不空”则透露出诗人独自饮酒,以酒澹化愁绪之情。
在这静谧的夜晚,诗人还注意到了南飞的乌鹊,却未见北来的鸿鸟。这可能隐喻着某种期待或等待,但结果尚未来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月亮、酒和花的独特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词风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