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列牛宫右豕圈,冬烘开学闹残年。
篱边兀坐村夫子,极口娲皇会补天。
左列牛宫右豕圈,冬烘开学闹残年。
篱边兀坐村夫子,极口娲皇会补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
首句“左列牛宫右豕圈”,以“牛宫”和“豕圈”作为对比,形象地展示了农村中牲畜的居住环境,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朴素。接着,“冬烘开学闹残年”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冬烘”(指知识浅薄的人)与“开学”联系起来,生动地描绘了在年末时节,知识浅薄之人仍在忙碌学习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教育普及但质量参差不齐的状态。
“篱边兀坐村夫子”中的“兀坐”一词,形象地刻画出一位乡村教师独自坐在篱笆边的情景,突出了乡村教育的孤独与艰苦。最后一句“极口娲皇会补天”,引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故事,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这位乡村教师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上知识传播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风貌,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教育的现状和人们对知识传播者的崇高敬意。
重阳佳节至,云水寄天涯。玄朋邀共饮、赏黄花。
特临雅会,南望翠烟霞。
极目岚光里,隐约依稀,瑞云深处仙家。
任陶陶、畅饮喧哗,觥泛笑擎夸。
樽前唯对酒、喜何加。浮金潋滟,默默采灵葩。
饮罢还重劝,不醉无归,月明初上窗纱。
云海蓬莱,风雾鬓鬟,不假梳掠。
仙衣捲尽云霓,方见宫腰纤弱。
心期得处,世间言语非真,海犀一点通寥廓。
无物比情浓,觅无情相博。离索。
晓来一枕,馀香酒病,赖花医却。
滟滟金尊,收拾新愁重酌。
片帆云影,载将无际关山,梦魂应被杨花觉。
梅子雨丝丝,满江干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