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听雨梦仇溪,梦觉招邀客赋诗。
我自不分官冷热,子须能别酒淳漓。
江头风顺鲈鱼到,天外春归杜宇知。
十日菊花元不减,恰如六月见蒲葵。
夜来听雨梦仇溪,梦觉招邀客赋诗。
我自不分官冷热,子须能别酒淳漓。
江头风顺鲈鱼到,天外春归杜宇知。
十日菊花元不减,恰如六月见蒲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宛如仙境的情景。诗人在夜雨中梦到了仇溪,这个场所可能象征着一片清净之地。梦醒后,诗人邀请朋友共同赋诗,表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珍视。
“我自不分官冷热”表明诗人超脱于世俗的功名利禄,不为官职的升迁而心动。接着“子须能别酒淳漓”则是对朋友的期许,希望对方能够辨别酒的品质和情感的真伪,这里的“酒”可能隐喻着人世间的繁华与复杂。
“江头风顺鲈鱼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鲈鱼在顺风中到来,象征着事物随自然法则而行。紧接着“天外春归杜宇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
最后两句“十日菊花元不减,恰如六月见蒲葵”通过菊花和蒲葵这两种植物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菊花在十月依然盛开,象征着坚守与恒久;而六月时分辨出蒲葵,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梦境、朋友交流、自然景观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超然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