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招提访洞天,鞭羊化石自何年。
持来紫穗难克粟,掷下黄金不当钱。
羽客卧高三丈日,鲸音惊动万家烟。
坡山古渡无踪迹,异代曾闻此涉川。
步入招提访洞天,鞭羊化石自何年。
持来紫穗难克粟,掷下黄金不当钱。
羽客卧高三丈日,鲸音惊动万家烟。
坡山古渡无踪迹,异代曾闻此涉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坡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沉思考。
首联“步入招提访洞天,鞭羊化石自何年”,开篇即以“招提”(寺庙)引出登山的主题,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着古老的秘密或遗迹。接着“鞭羊化石自何年”一句,通过描述远古时期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时间维度,引发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持来紫穗难克粟,掷下黄金不当钱”,运用对比手法,将珍贵的紫穗与普通的粮食、昂贵的黄金与日常的货币进行比较,表达了对价值与意义的重新审视,暗示了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差异。
颈联“羽客卧高三丈日,鲸音惊动万家烟”,通过“羽客”(道士)与“鲸音”的形象,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神秘莫测的氛围。日高三丈的日影与万家炊烟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以及对超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敬畏。
尾联“坡山古渡无踪迹,异代曾闻此涉川”,收束全诗,点明坡山古渡的历史痕迹已不复存在,但前人曾在此涉水而过的传说依然流传。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也暗含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价值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