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省去岁当河决,灾重优恩施次第。
江苏两浙与安徽,喜遇春巡泽亦逮。
新正宽大宜频颁,斋暇益切忧民意。
直?山东昨秋涝,较豫虽轻实波及。
发帑发粟毋或靳,惠俾均沾敕大吏。
犹廑春月赈期完,宁免不接青黄际。
用是十行再申命,方伯胥应善抚字。
灾有重轻户殊贫,保甲可按知极次。
加一加二率咸知,即使再加莫拘例。
君臣皆食天禄人,嗟嗟群赤无禄位。
恤民设不尽此心,宁弗深惭旷工义。
豫省去岁当河决,灾重优恩施次第。
江苏两浙与安徽,喜遇春巡泽亦逮。
新正宽大宜频颁,斋暇益切忧民意。
直?山东昨秋涝,较豫虽轻实波及。
发帑发粟毋或靳,惠俾均沾敕大吏。
犹廑春月赈期完,宁免不接青黄际。
用是十行再申命,方伯胥应善抚字。
灾有重轻户殊贫,保甲可按知极次。
加一加二率咸知,即使再加莫拘例。
君臣皆食天禄人,嗟嗟群赤无禄位。
恤民设不尽此心,宁弗深惭旷工义。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旨在表达对前一年遭受洪水灾害地区的关怀与救济措施的决心。诗中体现了皇帝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在灾后采取的宽大政策和救济行动。
首句“豫省去岁当河决”,点明了事件的背景——河南地区去年遭遇了黄河决堤的自然灾害。接下来,“灾重优恩施次第”表明了皇帝对受灾地区的优待与恩赐,按照灾情的严重程度依次进行。
接着,诗人提到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也受到了春巡之恩泽,体现了皇帝对全国范围内的关怀。在新年之际,他强调了宽大政策的频繁颁布,以及在闲暇之余更加关切民众的疾苦。
诗中特别提到了山东地区去年秋季的涝灾,虽然比河南轻一些,但同样影响广泛。皇帝指示要慷慨地发放款项和粮食,确保救济能够均匀地惠及所有受灾地区,并直接命令地方官员妥善处理此事。
对于春季的赈灾工作,皇帝表达了期望其能按时完成,以免在青黄不接之时造成困难。最后,他再次强调了对救灾工作的重视,并要求地方官员善待百姓,根据受灾情况的不同给予适当的援助。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来减轻灾民的痛苦,展现了古代帝王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策略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