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近名山住亦稀,别来清梦转依依。
愁生猿鹤花迷径,恨结松萝月上扉。
青镜空悲游子鬓,红尘偏染仕人衣。
凭君寄语山灵道,早晚抽簪向翠微。
家近名山住亦稀,别来清梦转依依。
愁生猿鹤花迷径,恨结松萝月上扉。
青镜空悲游子鬓,红尘偏染仕人衣。
凭君寄语山灵道,早晚抽簪向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许悟庵炼师归隐云翠山的深情与感慨。首联“家近名山住亦稀,别来清梦转依依”中,“家近名山”点出友人的居住环境,而“住亦稀”则暗示了友人不常在家,可能更多时间在山中修行或游历。“别来清梦转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友人的存在。
颔联“愁生猿鹤花迷径,恨结松萝月上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愁生猿鹤”和“恨结松萝”,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情感色彩,猿鹤的哀鸣和松萝的生长都成为了友人离别后诗人内心愁绪的象征。而“月上扉”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月光洒在门扉上,仿佛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注目与怀念。
颈联“青镜空悲游子鬓,红尘偏染仕人衣”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无奈。青镜前的自怜,反映了诗人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而“红尘偏染仕人衣”则以反讽的手法,揭示了官场生活的污浊与束缚,与友人选择的清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尾联“凭君寄语山灵道,早晚抽簪向翠微”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直接寄语,表达了希望友人能早日归隐,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这里的“山灵”既指自然界的神灵,也暗含了对友人的尊敬与期待。诗人通过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自己对于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快阁东西,鸥边问、晚晴可喜。
鸥解语、既盟之後,两翁曾倚。
笛弄惯听黄鲁直,履声深识徐渊子。
添我来、相对两忘机,真相似。
也不种,闲桃李。
也不玩,佳山水。
有新诗字字,爱民而已。
一片心闲秋水外,三年人在春风里。
涨一篙、江水送归鸿,明朝是。
夜半天风,吹佩玉、列仙初度。
又恰是、人间六月,叶蓂方吐。
黄纸除书惊乍到,青毡旧物欣重睹。
拥皇华、玉节待清秋,江南去。
招壮士,增王旅。
漕廪粟,资淮浦。
济江南嘉绩,久闻当宁。
明弼堂前山满眼,来鸿庭後花无数。
看召环、即到寿星边,朝明主。
重唤松江渡。
叹垂虹亭下,销磨几番今古。
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
但遗爱、沙边鸥鹭。
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数。
潮正落,日还暮。
十年到此长凝伫。
恨无人、与共秋风,脍丝莼缕。
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湘妃伴侣。
俄皓月、飞来烟渚。
恍若乘槎河汉上,怕客星、犯斗蛟龙怒。
歌欸乃,过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