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落叶满长安分题》
《落叶满长安分题》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有客倦长安,秋风正飒然。

九衢飞乱叶,八水凝寒烟。

摇落南山见,凄凉陋巷偏。

名园失绿暗,清渭泛红鲜。

衣信催烦杵,狼烽报极边。

长江苦吟处,日暮想横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òmǎnchángānfēn
sòng / zhé

yǒujuànchángānqiūfēngzhèngrán

jiǔfēiluànshuǐnínghányān

yáoluònánshānjiànliánglòuxiàngpiān

míngyuánshī绿ànqīngwèifànhóngxiān

xìncuīfánchǔlángfēngbàobiān

chángjiāngyínchùxiǎnghéngbiān

注释
倦:厌倦。
长安:古都长安。
秋风:秋季的风。
飒然:猛烈的样子。
九衢:宽阔的道路。
飞乱叶:落叶纷飞。
八水:指渭河等八条河流。
凝寒烟:结成寒烟。
南山:南山,泛指远处的山。
陋巷:简陋的小巷。
名园:著名的园林。
失绿暗:失去绿色的生机。
清渭:清澈的渭河。
泛红鲜:泛着红色的水光。
衣信:缝制衣服的信息。
烦杵:捣衣棒声。
狼烽:狼烟烽火,古代边境报警信号。
报极边:报告边疆战事。
长江:长江。
苦吟:苦于诗思。
横鞭:挥鞭驱马。
翻译
有位旅人厌倦了长安城,秋风正吹得猛烈。
宽阔的街道上落叶纷飞,八条河流上寒烟弥漫。
在摇曳的山色中看到南山,冷清的陋巷更显得凄凉。
名园失去了绿色的生机,清澈的渭河泛着红色的水光。
缝纫声催促着忙碌的捣衣棒,边疆的烽火报告着战事紧急。
在长江边苦于诗思,傍晚时分渴望挥鞭归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身处其中的孤寂与忧虑。"有客倦长安"点出诗人的游子身份和对京城生活的疲惫感。"秋风正飒然"渲染了季节的萧瑟,"九衢飞乱叶,八水凝寒烟"通过描绘落叶纷飞和寒烟笼罩的景象,展现了长安城的冷清与寂静。

"摇落南山见,凄凉陋巷偏"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凄凉,即使是名园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只剩下"绿暗"。"清渭泛红鲜"则以渭河的水色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绪。"衣信催烦杵"暗示了战事的紧张,"狼烽报极边"则直接揭示了边关的危机。

最后两句"长江苦吟处,日暮想横鞭"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思归之情,他在长江边独自苦吟,傍晚时分更是渴望能挥鞭回乡。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长安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村居杂兴六首·其三

石榴经霜红满枝,前年三月移根时。

珠囊玉醴纤手擘,幽人为尔惊栖迟。

(0)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二十九

柳娘标格重经眼,玉屑珠尘满扇头。

彷佛和宁街上见,桃花杨柳障春羞。

(0)

子昂小景·其五

隔坞有绝壁,萝扉对山开。

客子何为者,能入深山来。

(0)

次韵奉和左辖方公紫薇东阁之咏

仙楼十二大瀛东,何日移来此地雄。

分省势依纶阁重,栽花种与禁闱同。

文书静向高明处,星宿芒寒把握中。

知是望京丹悃切,凌烟早晚圣恩浓。

(0)

赠崔鸿胪

才分震泽清,山玉映人明。

济北想崔瑗,九江惭祝生。

笼鹅道士喜,辨鲊座人惊。

相对华风外,无因共好兄。

(0)

上元日喜晴柬董博士及诸秀才

三月恒阴待此晴,灯辉晨映日华明。

便趋东郭朝龙驭,又向宾筵听鹿鸣。

箫鼓儿童聊祝岁,犁锄父老喜深耕。

云师雨伯休重恼,欲共温泉祓禊行。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