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摧绿剉风光好。满眼相思归不早。
兰尊旧事尽销魂,魂销耐可修诗稿。
矮笺细字难全晓。蓬鬓星星看欲老。
凤箫香锁画楼深,竟地芳尘谁为扫。
红摧绿剉风光好。满眼相思归不早。
兰尊旧事尽销魂,魂销耐可修诗稿。
矮笺细字难全晓。蓬鬓星星看欲老。
凤箫香锁画楼深,竟地芳尘谁为扫。
这首《玉楼春》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梁鼎芬所作,情感细腻,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首句“红摧绿剉风光好”,以“红”、“绿”两色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象,然而“摧”、“剉”二字却透露出一种无奈与伤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接下来的“满眼相思归不早”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追悔莫及。
“兰尊旧事尽销魂,魂销耐可修诗稿。”这里运用了“兰尊”这一意象,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与回忆。诗人感叹这些美好的记忆已经消散,即使想要通过写作来记录或挽回,也显得无力且徒劳。这种对往事的怀念与无法挽回的遗憾,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矮笺细字难全晓,蓬鬓星星看欲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年华已逝,岁月不待人。通过“矮笺细字”与“蓬鬓星星”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无奈。
最后,“凤箫香锁画楼深,竟地芳尘谁为扫。”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画楼深处,凤箫声断,香气不再,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彻底消逝。而“竟地芳尘谁为扫”则表达了对无人打扫、无人珍惜美好事物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事变迁、人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玉楼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