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从不调,经岁旅淮源。
念尔长相失,何时返故园。
寄书迷处所,分袂隔凉温。
远道俱为客,他乡共在原。
归情春伴雁,愁泣夜随猿。
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
昔予从不调,经岁旅淮源。
念尔长相失,何时返故园。
寄书迷处所,分袂隔凉温。
远道俱为客,他乡共在原。
归情春伴雁,愁泣夜随猿。
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开篇"昔予从不调,经岁旅淮源"描绘出诗人长时间漂泊在外,未能如愿地调整自己的情怀,而年华流转,又到达了淮河之源的地方。紧接着"念尔长相失,何时返故园"表明了对亲人的长久离别和渴望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
诗中"寄书迷处所,分袂隔凉温"则是通过书信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但即便如此,也无法跨越空间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温度差异。"远道俱为客,他乡共在原"强调了自己与亲人都身处异乡,无不感到孤独和无助。
"归情春伴雁,愁泣夜随猿"则是将自己的归乡之情比喻成春天的燕子,而自己的忧伤泪水也如同夜间的猿猴一般,无法平复。最后"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表达了诗人对不能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而感到羞愧,每天只能独自站在高大的厅堂前,依靠着门檻,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怀旧色彩和悲凉情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