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尹政成期,为汾昔所推。
不荣三入地,还美再临时。
拥传云初合,闻莺日正迟。
道傍多出饯,别有吏民思。
河尹政成期,为汾昔所推。
不荣三入地,还美再临时。
拥传云初合,闻莺日正迟。
道傍多出饯,别有吏民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苏颋的作品,名为《饯潞州陆长史再守汾州》。诗中的内容充满了对古时河尹政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将再次临任的汾昔(汾州)的期待。
"河尹政成期,为汾昔所推" 表示河尹的政治成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受到了汾州人民的推崇。"不荣三入地,还美再临时"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个意思,即即便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地位也不如能够再次光临此地的荣耀。这里可能隐含着对历史某些人物的怀念,或是对重返故地之人的赞赏。
"拥传云初合,闻莺日正迟"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景象,其中“拥传”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云层积聚,这里可能指的是花开时节的美好。"闻莺日正迟" 则是在说听到了黄莺(一种鸟)的鸣叫,时间恰逢日照正当之际。
"道傍多出饯,别有吏民思" 这两句诗则是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出发的描写。"道傍多出饯" 可能是在说道路旁边多了分发粮食的地方,反映了政府对百姓生活的关怀。而“别有吏民思” 则表达了官员与民众之间存在着特别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美景、赞美历史人物政绩和表现政府关爱民生等多重含义,展现了诗人对汾州再任的期待,以及对于未来治理的美好憧憬。
兵外肢强,兵内体壮。敛之尽归,岁以多饷。
东南舳舻,衔尾而上。浮江浮淮,溯汴之湍。
汴湍不常,水衡不官。惟虞溢毁,靡虞舟槃。
舟槃粮覆,粮孰为足。大计之数,万百惟六。
帛币错货,三倍其谷。曰主厥漕,王之荩臣。
日忧河涸,运智烦神。以舫实土,约流束津。
百步之间,若牙与龈。朝涨夕降,滞舸次鳞。
亟乞于朝,朝不即报。下上经营,风并日曝。
其躬其勤,秉心有操。士岂无禄,视此则冒。
彼以荣佚,此以劬耗。愿答其劬,锡命锡诰。
天子昔封禅,吾叔从金舆。
回首泰山下,出建双隼旟。
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
当时十五咏,萤照墨石书。
韩侯出持节,志在抚黔黎。
县官负弩迎,刺史跃马随。
千里宣德泽,煦如春风驰。
寒潮不起浪,怗怗威冯夷。
借问何致耳,试听将所为。
立车呼父老,劳以哀矜词。
我从大明宫,天子亲谕之。
忧汝岁屡凶,吏不恤汝疲。
已输又索籴,囷橐无孑遗。
此非陛下意,恐使汝辈疑。
疾苦汝告我,不惮为汝治。
父老必喜拜,如馁得饲麋。
我称此大是,一一无不宜。
南方二十州,欢声无幼耆。
壶浆拥大道,妇女闯短篱。
行闻江汉间,复有宣王诗。
蜀州海棠胜两川,使君欲赏意已猛。
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
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
青泥剑栈将度时,跨马莫辞霜气冷。
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
与子相经过,少会不言散。
我心终未极,岁月忽云晏。
嘶马思长道,孤鸟逐前伴。
驾言慕俦侣,怀抱若冰炭。
南临白水湄,风雪振高岸。
意恐慈母念,疾驰节已换。
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
弊裘一以缝,征尘一以浣。
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叹。
遥知溪上亭,秋水瀁泠泠。
云影无时翠,岚光到底清。
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
聊作渊明饮,临流酒易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