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
与子相经过,少会不言散。
我心终未极,岁月忽云晏。
嘶马思长道,孤鸟逐前伴。
驾言慕俦侣,怀抱若冰炭。
南临白水湄,风雪振高岸。
意恐慈母念,疾驰节已换。
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
弊裘一以缝,征尘一以浣。
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叹。
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
与子相经过,少会不言散。
我心终未极,岁月忽云晏。
嘶马思长道,孤鸟逐前伴。
驾言慕俦侣,怀抱若冰炭。
南临白水湄,风雪振高岸。
意恐慈母念,疾驰节已换。
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
弊裘一以缝,征尘一以浣。
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谢师厚归南阳效阮步兵》,通过描绘师厚归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师友离别的感慨。首句“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师厚归程的漫长。接着,“与子相经过,少会不言散”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即使短暂相聚也不愿分离。
“我心终未极,岁月忽云晏”表达了诗人对师厚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时光匆匆的感叹。“嘶马思长道,孤鸟逐前伴”运用比喻,写出师厚独自上路的寂寥,也寓含了诗人对他的牵挂。接下来,诗人想象师厚旅途中的心情,既有对同伴的向往,又有内心的矛盾冲突。
“南临白水湄,风雪振高岸”描绘了归途中的自然环境,风雪交加,增加了旅途的艰辛。诗人担心师母挂念,故“疾驰节已换”,加快了行程。回家后,师厚的妻子“幼妇笑粲粲”,为他缝补破旧的衣物,洗涤征尘,温馨的画面与诗人自己的漂泊形成对比。
最后,诗人以“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叹”收尾,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的落寞,以及对师厚归家团聚的羡慕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特色。
我昔弄月沅湘浦,灵妃飘风鬼洒雨。
遥看江上数峰青,宝瑟如闻心更苦。
春风小落前江家,高开玉烛烧残花。
青蛾何处不相待,北堂一曲空琵琶。
琵琶声已歇,空馀胡地月。
黄云塞前水北流,霜风夜啸猿沉秋。
古来蝉鬓已寂寞,何令此夕独生愁。
不如与君饮美酒,披襟一笑轻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