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远天青,霜风入后庭。
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
日暮远天青,霜风入后庭。
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家园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家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深沉的秋意和家的温馨。
"日暮远天青"一句,以一个简单直接的画面开篇,传达出时间已晚,夜幕即将降临,但天空依旧保持着那份清澈与辽阔。这里的“远”字用得好,它不仅描绘了景物,也暗示了一种心境。
"霜风入后庭"则是对环境变化的进一步刻画,秋夜里的冷风吹进了家庭的私密空间——后庭。这不仅是个别的感觉,更是一种生活质感的体验。诗人捕捉到了季节变换中的细微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则将视角转向室内,"洞房"指的是空旷的房间,而"寒未掩"说明诗人还没有关闭门窗,即使在秋夜,但家中依然保持着一种开放与接纳。"砧杵夜泠泠"则是对家庭生活的细节描写,砧杵声响起,是家中女性做衣物的声音,这个声音不仅是劳作的见证,更是家庭温暖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家园生活的交织,传递出一种淡远而又充满温情的秋夜氛围。它既有对外部世界的冷静观察,也蕴含着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展现生活之美的诗篇。
司马德操,来就庞公。杖履直入,名姓不通。
坐其堂上,指挥呼索。催令作黍,云我有客。
庞公妻子,堂下罗列。拜且听命,奔走陈设。
此时庞公,适自外归。忽见司马,其喜可知。
一堂之上,相从笑语。其旁观者,莫分客主。
我读其书,爱其古风。真厚如此,精诚交通。
量如溟海,义薄云空。至于妻子,亦为叹者。
苟非其人,往往见骂。盖有是夫,而有是妇。
能佐夫义,善敬夫友。可警薄俗,可示厥后。
莫饮吴江水,胸中恐有波涛起。
莫食湘江鱼,令人冤愤成悲呼。
湘江之竹可为箭,吴江之水好淬剑。
箭射谗夫心,剑斫谗夫面。
谗夫心虽破,胸中胆犹大。
谗夫面虽破,口中舌犹在。
生能人为患,死能为鬼害。
患兮害兮将奈何,两卮薄酒一长歌。
洒向风烟付水波,遣吊胥山共汨罗。
山盘水转小桥通,殿角峥嵘倚乱峰。
世上自闻真法力,岩前无复白狼踪。
蜃喷海气昏危塔,龙戏江声杂暮钟。
为爱赞公房外月,解鞍求宿愿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