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饮吴江水,胸中恐有波涛起。
莫食湘江鱼,令人冤愤成悲呼。
湘江之竹可为箭,吴江之水好淬剑。
箭射谗夫心,剑斫谗夫面。
谗夫心虽破,胸中胆犹大。
谗夫面虽破,口中舌犹在。
生能人为患,死能为鬼害。
患兮害兮将奈何,两卮薄酒一长歌。
洒向风烟付水波,遣吊胥山共汨罗。
莫饮吴江水,胸中恐有波涛起。
莫食湘江鱼,令人冤愤成悲呼。
湘江之竹可为箭,吴江之水好淬剑。
箭射谗夫心,剑斫谗夫面。
谗夫心虽破,胸中胆犹大。
谗夫面虽破,口中舌犹在。
生能人为患,死能为鬼害。
患兮害兮将奈何,两卮薄酒一长歌。
洒向风烟付水波,遣吊胥山共汨罗。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的强烈谴责与对正义的呼唤。诗人通过“莫饮吴江水”、“莫食湘江鱼”的警示,形象地描绘了奸佞之人如同江水和鱼一样,能引起人心中的波澜与愤慨。接着,诗人以“湘江之竹可为箭,吴江之水好淬剑”,巧妙地将矛头指向那些被奸佞所害的人们,暗示他们可以化身为正义的使者,用箭射穿奸佞之心,用剑斩断其罪恶之根。
然而,即使奸佞之心被摧毁,他们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如同“谗夫心虽破,胸中胆犹大。谗夫面虽破,口中舌犹在”。这句诗深刻揭示了奸佞之人即便身败名裂,但其背后的影响力和潜在的威胁仍然不容忽视。最后,诗人发出感慨:“生能人为患,死能为鬼害。患兮害兮将奈何,两卮薄酒一长歌。”表达了对奸佞之害的无奈与愤怒,同时通过“洒向风烟付水波,遣吊胥山共汨罗”这一句,寄托了对逝去英魂的哀思与敬仰,以及对清白之士的怀念与悼念。
整首诗语言犀利,情感饱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也体现了对正义与真理的执着追求。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手法,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阴暗面,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