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物施工讵可名,涓涓以及大川成。
更逢卑处须流惠,有不平时即发声。
倾侧祇将盈上准,毫釐宁向外边明。
宣尼所取尤深远,盖取原充昼夜行。
泽物施工讵可名,涓涓以及大川成。
更逢卑处须流惠,有不平时即发声。
倾侧祇将盈上准,毫釐宁向外边明。
宣尼所取尤深远,盖取原充昼夜行。
这首诗《咏水》由宋代诗人韦骧创作,通过对水的描绘,展现了水的特性与价值。诗中以“泽物施工讵可名”开篇,巧妙地将水的润泽万物之功比作难以言表的奇迹,赞美了水的无私奉献精神。接着,“涓涓以及大川成”一句,通过从细流汇聚成江河的自然现象,形象地表达了小与大的关系,暗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更逢卑处须流惠,有不平时即发声”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水的包容与调和作用,无论是在低洼之地还是在不平之时,水都能发挥其调节与和谐的功能,体现出水的智慧与适应性。
“倾侧祇将盈上准,毫釐宁向外边明”则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水的平衡与精确,无论是满溢还是细微之处,水都能准确把握,展现出其内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最后,“宣尼所取尤深远,盖取原充昼夜行”引用孔子的话,表达了对水德的崇敬与学习,认为水的品德深邃而广泛,如同昼夜运行般永恒不变,体现了对水作为道德典范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水的自然属性,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危栏独倚,往事思量遍。
回首掩朱扉,敛云鬓、闲拈针线。
轻罗碎剪,缝个小梅花,灯闪闪,夜沈沈,玉指轻轻捻。
寒苞素艳,浑似枝头见。
半拆与初开,谁赢得、江南手段。
玉冠斜插,惟恨欠清香,风动处,月明时,不怕吹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