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清角不复见,玄鹤已去悲风呼。
禆海齐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节疏苦欲睡,白首人间空见图。
就之忽惊云木动,沈笔欲下还踌躇。
千岩峥嵘万壑趋,松桧漠漠烟云殊,前有豕麋后鹿貙。
琅玕翡翠纷在眼,石亭仄映山之隅。
中有高士牙与期,缟衣黄冠七尺躯,脩眉朗照秋水珠。
气和貌古合体法,一仰一俯宫商俱。
细看闻声更见意,似神似非惊复吁。
逆流千片指下坠,凤皇忽叫将其雏。
嗟我有琴太古调,抱之不肯向人操。
幽兰无声自日静,画图虽在谁知省。
东阳可卖死不哀,和者既稀归去来。
呜呼清角不复见,玄鹤已去悲风呼。
禆海齐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节疏苦欲睡,白首人间空见图。
就之忽惊云木动,沈笔欲下还踌躇。
千岩峥嵘万壑趋,松桧漠漠烟云殊,前有豕麋后鹿貙。
琅玕翡翠纷在眼,石亭仄映山之隅。
中有高士牙与期,缟衣黄冠七尺躯,脩眉朗照秋水珠。
气和貌古合体法,一仰一俯宫商俱。
细看闻声更见意,似神似非惊复吁。
逆流千片指下坠,凤皇忽叫将其雏。
嗟我有琴太古调,抱之不肯向人操。
幽兰无声自日静,画图虽在谁知省。
东阳可卖死不哀,和者既稀归去来。
这首明代杨承鲲的《题戴进山水抱琴图歌》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首先感叹清角(古代乐器)不再,象征着高雅艺术的消逝,接着以玄鹤离去和悲风呼应,表达对知音难觅的感慨。画面中的大海与齐州(古代地名)广阔无垠,诗人感到自己如同一掌翻转,孤独面对广袤天地。
诗人接着描述画中高山深谷,松桧挺立,环境幽深,动物如豕麋、鹿貙出没,增添了神秘感。画面中央的高士身着白衣黄冠,眉宇间透出智慧与宁静,他的气质与琴声相得益彰。诗人欣赏琴声,感受到其中深意,仿佛神韵非凡,令人惊叹。
诗人将自己的琴声比作古调,不愿轻易示人,暗示了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坚守。他以“幽兰无声”自喻,虽然画图在手,但知音寥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共鸣者稀少的无奈,以及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执着,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改初衷。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作,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