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方山阐维那·其四》
《挽方山阐维那·其四》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翠竹黄花何处寻,一团蒲草夜堂深。

骊珠忽度恒河水,空使浮生哭道林。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挽方山阐维那(其四)》以翠竹和黄花为引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翠竹黄花何处寻"暗示了对逝者生前环境的追忆,竹与花象征着高洁和淡泊,但又难以觅得,暗寓了对亡者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一团蒲草夜堂深"进一步渲染了夜深人静的氛围,蒲草通常象征着清贫和坚韧,此处可能寓指逝者生前的生活简朴,也暗示了对亡者遗留在深堂的孤独和哀思。

"骊珠忽度恒河水"中的"骊珠"常用来比喻珍贵的明珠,这里可能象征逝者的智慧或精神,"恒河水"则代表永恒,暗示逝者的精神如同恒河般深远。然而,这颗明珠已经渡过了恒河,意味着逝者已离世,令人悲痛。

最后,"空使浮生哭道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浮生"指短暂的人生,"哭道林"则借用了佛教故事,道林是东晋名僧,此处可能是借指逝者,感叹即使哭泣也无法唤回逝者,只能徒增悲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故去的维那法师(方山阐)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智慧的敬仰。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送潘提干

圣代重伦魁,难教佐外台。

天文动星象,云气上蓬莱。

道士携琴送,吟船载鹤回。

中兴紫岩老,今日又重来。

(0)

送写神李肖岩入道

一掣尘缘去学仙,鹤程风露渐高寒。

白玉楼中逢鼻祖,为传吟貌寄予看。

(0)

古砚送赵明府

一片端州古砚砖,翁孙相授当良田。

寒梅涧下和冰洗,秋桂窗前滴露研。

学字不工空费纸,吟诗虽苦未成编。

赠君携去薇花畔,草诏闲时枕匣眠。

(0)

龚彦质恕可二丈

两龚当暑客秦溪,旋买黄綀替熟衣。

想见西湖风月里,藕花凝望载诗归。

(0)

灵梵院夜起

寺古居人稀,林高暑气薄。

露鸣青松枝,夜半有惊鹊。

飞星远长汉,白云平大壑。

客子开西窗,心空山月落。

(0)

求酒赵评事

半老情怀睡不能,小檐霜月当寒灯。

无人来问相如渴,敲碎梅花一夜冰。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