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韩侍中登广教院阁》
《和韩侍中登广教院阁》全文
宋 / 范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两陪千骑叩禅关,每听高吟解客颜。

吉甫壮猷方北伐,谢公高兴在东山。

僧轩深闭芳菲静,春昼初长鸟雀閒。

游览不知归径晚,火城看逐隼旟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范纯仁与韩侍中一同登临广教院阁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首联“两陪千骑叩禅关,每听高吟解客颜”以宏大场面开篇,既体现了出行的壮观,也暗示了两人之间默契的交流。颔联“吉甫壮猷方北伐,谢公高兴在东山”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将当下的情境与古代名臣的壮志豪情相联系,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颈联“僧轩深闭芳菲静,春昼初长鸟雀閒”则转向对广教院阁内环境的描写,通过“深闭”、“静”、“初长”、“閒”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生机盎然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尾联“游览不知归径晚,火城看逐隼旟还”则以游览的兴致未尽收尾,通过“不知归径晚”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不经意,以及“火城看逐隼旟还”描绘出归途中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这次旅程的美好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与期待,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范纯仁

范纯仁
朝代:宋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
猜你喜欢

闻禹卿以书名上达几更出山而竟止因寄

王氏风流草隶兼,江东行乐且迟淹。

解官誓苦归元早,合妓情多听不恹。

家作道民输斗米,身惟服食乞戎盐。

练裙团扇名皆贵,岂必凌高署殿檐。

(0)

延祐元年江西乡试石鼓赋卷题后

小赋八首苏君书,我初见之詹事箧。

短檠风动目揩频,长卷夜寒手钞怯。

延祐正当元运中,诏书初行贡举法。

主司聘用行省书,布衣名上州县牒。

十八路并集隆兴,第二场中题试帖。

至令异日迹还留,想见同年心最惬。

当时邓公主浙试,深袅吴生奏乡捷。

声名传少惜终沦,拔取虽多颇非躐。

低佪千载岐阳鼓,笑谈一代慈恩塔。

文字贫儿矜敝帚,宇宙飘风吹落叶。

赋好谁人手可叉,时过几日须当镊。

童幼尝为扬子云,长大更思袁伯业。

世閒笔墨未能抛,太息古人讥目睫。

(0)

黄龙泊沙屿,素魄漾金波。

堤景清还创,春宵遇岂多。

乘流光潋滟,蘸影意延俄。

樯烛悬星点,渔舟唱晚歌。

掬来应不湿,印去本无讹。

即渐临吴越,宜人更若何。

(0)

度永济桥

水退长桥未卧波,垂鞭风袅跨虹过。

每闻行潦愁溢溢,蒿目疏治竟若何。

(0)

喜晴

春月希逢是喜晴,喜晴最利在新耕。

原田遍润应回霁,莩甲辞寒自向荣。

薄凌一湾依日脆,徂云几缕逐风轻。

初韶景色行行近,似为江南马首迎。

(0)

赐河东总河顾琮

堤遥工简息洪涛,无事常经智不劳。

泉闸湖垸善潴泄,永期转漕济千艘。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