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陪千骑叩禅关,每听高吟解客颜。
吉甫壮猷方北伐,谢公高兴在东山。
僧轩深闭芳菲静,春昼初长鸟雀閒。
游览不知归径晚,火城看逐隼旟还。
两陪千骑叩禅关,每听高吟解客颜。
吉甫壮猷方北伐,谢公高兴在东山。
僧轩深闭芳菲静,春昼初长鸟雀閒。
游览不知归径晚,火城看逐隼旟还。
这首诗描绘了范纯仁与韩侍中一同登临广教院阁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首联“两陪千骑叩禅关,每听高吟解客颜”以宏大场面开篇,既体现了出行的壮观,也暗示了两人之间默契的交流。颔联“吉甫壮猷方北伐,谢公高兴在东山”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将当下的情境与古代名臣的壮志豪情相联系,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颈联“僧轩深闭芳菲静,春昼初长鸟雀閒”则转向对广教院阁内环境的描写,通过“深闭”、“静”、“初长”、“閒”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生机盎然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尾联“游览不知归径晚,火城看逐隼旟还”则以游览的兴致未尽收尾,通过“不知归径晚”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不经意,以及“火城看逐隼旟还”描绘出归途中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这次旅程的美好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与期待,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小赋八首苏君书,我初见之詹事箧。
短檠风动目揩频,长卷夜寒手钞怯。
延祐正当元运中,诏书初行贡举法。
主司聘用行省书,布衣名上州县牒。
十八路并集隆兴,第二场中题试帖。
至令异日迹还留,想见同年心最惬。
当时邓公主浙试,深袅吴生奏乡捷。
声名传少惜终沦,拔取虽多颇非躐。
低佪千载岐阳鼓,笑谈一代慈恩塔。
文字贫儿矜敝帚,宇宙飘风吹落叶。
赋好谁人手可叉,时过几日须当镊。
童幼尝为扬子云,长大更思袁伯业。
世閒笔墨未能抛,太息古人讥目睫。